起一事,多年与倭人交道他好歹也会些日语,若以打狗二字的日语训读来说,倒正是高雄二字,难道这盘踞东番的澳洲人也是倭人一类?
想到平倭,不禁怅然唱起了当年平倭途径澎湖时与陈第一同谱就的泛海歌词。
‘水亦陆兮,舟亦屋兮,与其死而弃之,何择于山之足海之腹兮。学而不足,用者耻兮;用而不能,无用者鄙兮。无用而不废时用者,谁氏之子兮!’
正沉吟间,便见南面一艘三角帆船破浪而来,沈有容久在水师,只打了一眼便发现了问题——这船型并非大明款致——倒像是泰西样式,但又有不同,总之此船在一众同行的福船之中显得格外惹眼,加之又是迎面而来,自然让他注意。
“这是什么船?”他指向来船问了一句。
“那是澳宋伏波军的巡船。”船东看了一眼并未吃惊,“这一带都是澳宋的地盘了。”
就在见到这船的那一刻,船主口中的澳洲人变成了澳宋……
参考文献
1、《大明会典》
2、《明神宗显皇帝实录》
3、《晚明史》樊树志
4、《万历野获编》沈德符
5、《闽中理学渊源考卷75司徒何镜山先生乔远》
6、《明史沈有容传》
7、《明宫史》
8、《酌中志》刘若愚
9、《陶庵梦忆》张岱
10、《明代国子监立簿稽查制度探析》杨万贺
11、《明代国子监初探》闫立军
12、《明代岁时民俗文献研究》张勃
13、《明光宗贞皇帝实录》
14、《明代国子监的坐监积分与实习历事制度》王凌皓、刘淑兰
15、《闽书》何乔远
16、《泉州府志》
17、《东番记》陈第
18、《闽海赠言》沈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