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城市中但凡大些的街巷也多有二层的临街铺户,但很快他便看到了许多三四层的‘高楼’,甚至在路上还看到两三座超过五层的,东番这里土地并不稀缺,毕竟即便按照明石道友的说法,港市之外也还有许多荒地的,对于澳洲人为何如此修造倒是明石也不大清楚。
他想这澳洲人修房却像是在造塔一般,让人看不明白。
不过不明白归不明白,却也觉得这样一看倒也别有一番规整的意味,或许澳洲人做事就如他们练兵一样吧。
明石道友也随时对沿途指指点点,这些人负责清扫街道,那些人负责维持秩序。
澳洲人对城市的治理为人称道,听得沈有容与何乔远都不时点头,两人都看得心有所思,只是在经过人流密集的商业街区时沈寿峣似乎发现了一些问题。
“澳洲人的牛车马车怎么都靠在道路一侧行驶?”他正好看到前面一辆拉着货物的牛车,走的颇慢,马车从左侧超过牛车后迅速又回到了右方的一侧道路上,这一举动马上引起了少年人的兴趣。
经儿子提醒,沈有容也反应过来,方才便一直存在的违和感是因何而来,原来这澳洲的车辆并未如大明一般走的是道路正中,而是一直靠着右侧而行。
明石道友笑道“小军门倒是好眼力,不光马车如此,行人也是一样,据说自首长在南洋行此法以来,无论港中市中交通都便利了许多,这正是是澳宋的一项德政。”
众人再仔细看时,才发现果然行人也是一般靠右而走,而且自进了市街之后,这街道上也用白线画了记号,似乎是刻意而为。
沈寿峣若有所思,但马上又道,“可如此说来应该靠左才对啊。”
“小军门何有此言?”明石被说得一愣。
“你想,马夫挥鞭子多是右手,若是靠右而行,路边上的行人岂不是更易被伤到?”
“这……”明石道友一时语塞,但转念又道,“想必首长们如此做必有道理。”
来到高雄之后,这还是沈寿峣第一回找到澳洲人做事的不妥帖处,让他心中不免有些得意。
明石道友自然也不可能知道元老院此举是为了以后,为汽车时代的到来所做的准备,毕竟以人体对汽车的cao作习惯而言靠右行驶才更为科学。既然对未来有了科学的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