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自不必如后世英国人那般为了适应马车到汽车的过渡而刻意保留靠左而行的传统,实际上只要驭者加以注意,城市中也不是需要时时挥鞭的。
马车很快停稳,下车之后,展现在众人面前的是一座颇为壮观的建筑,虽然这建筑不过两层,但却足有寻常四层楼高,且仅从正面看去俱是石造的门脸。虽然线条依然如故的简洁,临街的高大窗户却都装着大幅的平板玻璃,显得甚为奢遮,这也是沈有容初看此建筑便觉得壮观的原由之一。而这建筑前密密如织进出的人群也在映衬着这样的壮观,仅以往来人流而论,比起方才的街市可谓繁华了数倍有余。
再看那建筑正门顶上似乎是用铁架支起了四个红漆大字——万象商城。
“这是澳宋官营的万象商城高雄分号,军门也是来得巧了,前些日子才刚刚开张。”
避开人流,明石道友带着众人验过了身份,从工作通道进了商城,早有管事提前得到吩咐前来带路。
从内心而言,即便是见惯了大场面的沈有容也不得不在心中对自己说一句大开眼界,万象商城无论规模还是商品的数量种类都可以用震撼来形容。在大明境内,于几省都有分号的大商家不是没有,但能将一处商号做到如此规模的可以说绝无一家。
从粮食到酒水,从衣物到瓷器,甚至各种五金日用,无所不有,无所不包,让沈老爷一行目不暇接。
而更让沈老有容感到惊讶的是此地的伙计居然多是女性,其中一些还是番人,那些番人女子往日便常与汉人有所来往,粗通一些汉话,经过培训之后如今倒也还算合用。
要说女子抛头露面做事,只要过了长江,在大明北方也不算少见,但那不过是做些下田帮厨的粗使活计,这等在外招呼人的女伙计当真少见。何乔远粗略瞧了一眼人流中的货柜,除了那些架子外,许多柜台竟然也是镶嵌的玻璃,看着便透亮,也不禁暗暗咋舌不已。
很快他便发现了目标——藤壳常春瓶,标价为三百文一对,单支略贵些,要一百七十五文,据说成对发卖还是因为在南洋多是归化民买来送给新婚夫妇,早起浣洗尤为方便。
他按之前在宾馆询问到的所谓‘汇率’略一折算,一支大概合银一钱七分多,以他的财力自然不贵,当即便会钞买了六支。
沈有容却自顾自四下张望,还觉得这厅中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