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的吏。
想要做一个吏,条件当然也是相当的高的,首先要是获得一定功名的读书人,其次要是本地人,更为重要的是除了那些大户之外,想要成为一个吏,你要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这样的好处是,不管怎么折腾,这个地方的权利还是在读书人手里。
读书人不一定就是好人,尤其是当读书人要使坏的时候,绝对是坏的让你咬牙切齿。
而在这条富庶的运河两岸,胤禛所见官吏狼鼠一窝的不在少数,各种税收繁多,种类的繁杂让胤禛叹为观止,这些收入如果是入了国库的账上,胤禛可能会好受一些,但是实际上,这些收入十有□□是进了他们私人的腰包,这就让整个大清都是他们家的胤禛格外的愤怒了。
对于这些人,他们如果铁了心的要抱团的话,你会发现在这个他们掌控的范围之内就没有什么是他们瞒不下来的,这一点是遭受了挫折的胤禛深有体会的一个事实!
苏莹的体会是,存在于这片土地上几千年的官僚体系果然不是吹的,欺上瞒下伸手拿钱简直是一个比一个优秀。
作为从小就是顶层人物,就没有受过人间疾苦,谁在他面前都是点头哈腰的胤禛,什么时候受过这种奇耻大辱这种挫折要是他老爹康熙皇帝给的也就罢了,他只能忍了,现在被这些他眼里的蝼蚁给的,他的怒火就直接遍及了整个官吏体系。
——这是苏莹观察出来得结果!
苏莹以为这就是典型得恶人自有恶人磨啦,不过,作为和胤禛是一体的苏莹认为自己还是要有点统治阶级的自觉性,为维护自己的权利地位出一份力的,所以税改她就给了建议,那就是,把这些由县太爷发工资的吏们的工资发放权收回到一起,由户部财政统一发放到个人手里——反正不是有银行嘛,看康熙皇帝的意思,他对以后每个地方都会至少有个银行是支持的,既然如此,给人发钱不是简单多了?!
只不过,现在这只有一家银行也不怎么好的感觉,没有竞争力,本来就有朝廷背景,很容易造成店大欺客的情况,不过,现在这银行还属于初创,没有那么大的问题,可以以后再想,大不了多办几个,让他们互相竞争好了。
这个建议给胤禛了很好的思路,虽然不能解决问题,却绝对是一个极好的切入点。
而其中的商业税改革更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