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采取道衍的办法。
也就是取消宗室保底,减少宗室等级,可以放弃宗室身份。
这种制度方面的小修小补,跟之前相比无疑是可以减少朝廷的宗室供养压力的。
但跟姜星火的办法一比,说句不好听的。
简直就是云泥之别!
减少宗室供养压力这块,姜星火一把40米屠龙宝刀下去,直接把俸禄切了一半,等级砍了四分之一,如此一来未来大明朝廷的财政压力急剧减轻。
而更绝的,是这个“年终赏赐包”!
朱棣一度怀疑,这简直就是神仙才能想出来的主意!
跟财政百分比挂钩的支出,这样做看似跟固定数额没有太多区别,实际上却可以极大地增加大明财政的弹性。
赋税收入不好的年头就少发一点,好的年头就多发一点,不像是固定俸禄那样,不管大明朝廷的财政情况如何,都得支出这笔固定的钱。
这在某些极端情况下,无异是可以极大地缓解大明财政压力的。
如果遇到了大面积的水灾、旱灾、蝗灾,就是救命钱!
而藩国和宗室成员不同的评价标准,更是绝了!
第10章 君不见
藩国所获得的“年终赏赐包”的评价标准,是生育率、稳定率、贡献率。
也就是说,生育率【仅针对宗室不针对百姓,因为只有宗室人口需要控制】越高的藩国,在这项首要评价上的得分也就越低。
前三代大明宗室本身俸禄就高,生活很富裕,不介意多几个一些子嗣来共同分享“年终赏赐包”。
但到了第五代左右,随着藩国宗室数量的增长,藩国与藩国间为了竞争,肯定会互相内卷来合理控制多余子嗣数量。
也就是说,在【满足子嗣传承需求】后,不会再出现【待着没事就造娃】的现象。
如此一来,朱棣甚至能够想到,减少宗室等级之后,用多生娃多领俸禄的手段来薅朝廷羊毛的事情,都会基本杜绝。
毕竟,在【满足子嗣传承需求】后,你生的多,就代表你给整个藩国都拖后腿了!
没有了宗室成员普遍性的超额生育,朝廷在宗室俸禄上的支出,自然会处于一个合理范围。
姜星火这是用制度和人性去动态调控,而不是如道衍那般单纯地用制度来限制。
宗室即便是有怨恨,也不会怨恨到朝廷和皇帝的头上。
想通了这些关节,朱棣长舒了一口气。
朱棣的眼神中满是震撼,这是他从未设想过的道路。
原来,施政竟然能够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