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顶不住他的旁敲侧击,只好实话实说:“对不起,目前我们只知道那个犯罪嫌疑人叫王伟,他是主动向热州市公安局自首的,至于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确实尚未得到准确消息,还有待进一步审理。”
章江县公安局与热州市方面很快取得了联系,双方还交谈了犯罪嫌疑人的交接与审讯问题,确立了统一的处理意见。热州市动物研究所也立即发来了一封致歉信。在信中他们交待说,那只寄来的蛟蠓系一只公蛟蠓,目前所里有两只母蛟蠓,但都尚未到达发情期,故“王刚同志尚须忍耐一段时间,等其中的一只母蛟蠓到了发情期,他们将专程前来为王刚同志解除痛苦”。
而王刚与沈小燕,也同记者一样急不可待,同样想尽早知道那个叫王伟的为什么要这样做?正在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一封挂号信翩然而至。
信封上写着:“XX省章江县文化广播电视局王刚亲启”,但是却没有具体落款,只有“内详”两个字。当陈蓉将这封奇怪的来信交到王刚的手里时,王刚硬是莫明其妙。王刚心里一阵奇怪的悸动。在场的几位公安人员向他点了点头。他静了静心,迅速地打开了信封。信是用蓝色的稿纸写的,一共写了三页纸,王刚读着读着,脸色渐渐变得苍白,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什么事?王刚。”沈小燕说着就要去抓他手中的稿纸。
“别动。小燕,你不要急,我会告诉你的。”王刚说着却将信交到了县公安局的副局长、专案组组长陈建洪的手上。他轻轻地说:“陈局长,我把这封私人信交给你,也许对你们有点好处。”
陈局长双手接过信笺,说:“王局长,谢谢你对我们公安人员的信任。”
陈蓉与沈小燕在一边看得发呆,不知所以。陈蓉快人快语,说:“王局长,你快告诉沈姐吧,你看,她都快急哭了。”
王刚点点头,说:“好吧。我可以坦白地告诉大家,这封信是我的初恋对象写来的。故事还得从1985年夏天说起。”
那一年,我在章江县第一中学读高二。因为我爱好文学,平时喜好写些小文章,也有不少发表在县、市一级的报刊上。当年,我在班主任的介绍下,报名参加了山东省一家文学刊物的写作函授班。有一次我在函授班办的刊物上发表了一组诗歌,有个叫杨丹菲的,也在这一期发表了一组诗歌。巧合的是,她也在读高二,也是读文科。由于当时发表作品时,在作者的一栏里都会标明各自的具体地址与邮政编码。所以学员之间经常会发生相互写信,探讨写作、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