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等问题的事件,不足为奇。当我收到她写来的第一封信时,我虽有点吃惊,但也不是很在意。我随意地回了一封信。谁知,不久,她的第二封信又到了。我立即又作了回复。一来二去,两人竟有了好感。到了高三时,我们已经在信上相互称“亲爱的”了,感情也非同一般了。我们还相约一同报考复旦大学的新闻系,一同去北京的中国青年报社谋职。
1986年高考结束后,杨丹菲给我写来了一封信。在信里她说:“我感觉这一次我考得不是很好,我已经配不上你。我们还是分手吧。”我一看,当然不依,我回信时还信誓旦旦地表示将永远爱她不变心。这一次她的回信很奇特,她在信里夹寄了一把小小的钥匙。她说:“我特意到商店里买了一把锁,我叫它同心锁。我把钥匙寄给你。等到高考成绩出来后,你再来山东省青岛市见我。见面时,你带上钥匙,我带上锁,你如果见到了我,并能打开这把同心锁,我就义无反顾地嫁给你,否则我们就还是没有缘份。”
“后来他果然再也没有给我写信了。”王刚说到这里,眼里竟然闪动着几丝泪花。
“那后来呢,王局长,你们见面了吗?”又是陈蓉,她的神情是那么专注,脸上闪耀着激动的光泽。
“别打岔,小陈。”陈局长做了个暂停的手势。陈蓉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
“见了。可是没有见到她。”王刚沮丧地回道。
那年高考成绩揭晓后,我虽说没有上成复旦大学,但还是考上了一所著名的师范大学的中文系。我高兴地带着录取通知书和那把钥匙,一人来到了青岛市的崂山。我按照她说的地址,一直找到了她的家。原来,她出生在一个小山沟里,家里很穷,姐弟四人,她是老大。等我找到她的母亲时,她已经去青岛市一户人家做了保姆。她的母亲对我的到来,很是冷淡,甚至还冷嘲热讽地说:“你还好意思来这里,人家老师都说,就是你影响了我家丹菲,让她成绩下滑,考不上大学。你快滚!”我只好灰心丧气地回到了家里。到了大学,我还坚持给她写了两年的信,可她一封都没有回,一点音信都没有。
“谁想到,现在她一下子就冒了出来,而且出了一个这样的事。”王刚讲到这里,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没了?”一个年轻的公安人员听得津津有味,抑制不住地问道。
王刚摇摇头。陈蓉悄悄地看了看沈小燕的神色,只见沈小燕一言不发,眼神有点暗淡。
11王伟很快被转押到了章江县看守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