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这一句取自苏东坡《和子由渑池怀旧》诗。意为感念人生无常,如雪上鸟爪之印,奄忽漂渺、实难长久。续上这样一句,恰恰和杜鹃唱起了反调。他不由得尴尬地笑了笑。
“付爱原本为被爱,凡人岂能比神仙?”
杜鹃并不善罢甘休,脸上似笑非笑,步步紧逼。这一句显然用上了一句俗话:神,为爱而爱;人,为被爱而爱。意思则更为大胆地坦露了自己的心迹。
“呃——”江林稍加思索,又仓促应道:“红粉楼中应计日,燕支(胭脂)山下莫经年!”这一句截选于唐朝诗人杜审言的《赠苏书记》诗。
文职官苏绾将要从军朔边,据说途中要经过一个盛产美女的地方,叫燕支山(又叫胭脂山)。作为好友的杜审言题诗相赠,自然要加以规劝。口气虽为调侃,意思实在是告诫对方,如今重任在肩,不可象过去那样风流放荡,疏于职责,将大好时光消靡在温柔乡里。——依然是言语相违,分庭抗礼。
“图穷匕现英雄死,无情未必真豪杰!”杜鹃即刻加以毫不留情的迎头痛击。
江林心头一懔,思绪急转:杜鹃简直是欺人太甚!当年荆轲刺秦王时,易水饯别,娇妻在后声声呼唤,他却义无反顾,可谓无情。而刺秦大业最终也功亏一篑,英雄荆轲死于乱刀之下。一代豪杰虽然无情,终究难逃功败垂成,一败涂地的命运。但那是为了“君子死知己”呀!她出此言,岂不是说他江林也是……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江林急了。不假思索便针锋相对,奋起反击。这一句取自唐朝诗人杜牧的《题乌江亭》诗。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天下。他一面对外穷兵黩武,年年征战;一面对内实行军事管治,钳制人民自由。而同时又大兴土木,造阿房宫、筑长城、修骊山陵墓,弄得怨声载道、民不聊生。因此秦始皇死后没多久,不堪忍受暴政的人民纷纷扯旗造反。一时间群雄竞起,诸候纷争。其中两位有名的领袖便是项羽和刘邦。他们事先约定,谁第一个攻进秦都咸阳,即在关中为王。后来刘邦最先攻下咸阳,项羽却倚仗兵力强盛,自封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刘邦自知武力敌不过项羽,只得屈就汉王。但临走之时,用谋士张良的计策,烧了通往封地的栈道。让项羽以为他永不打算回来了。时隔不久,刘邦即“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攻进关中,开始了楚汉之间争夺帝位的战斗。最后,终以霸王项羽乌江自刎而告终。
当时项羽中了韩信的十面埋伏,兵败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