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则是这一切措施的直接执行者与实施者。基层的计划生育工作,其难度人尽皆知。曾有人对基层乡镇工作这样的归结:刮宫引产、催粮要款。如何把控制人口数量和创造生活幸福有机结合起来?又如何引导转变农村“养儿防老”的传统的思想观念?这是他们一直积极探究的主题。终于,经过多年的摸索,他们终于找到了落实计划生育政策与群众个人利益之间的平衡点——把政府控制人口目标与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相结合,把开展计生工作与能给群众带来实惠的活动相结合。他们用自己的脚,丈量着辖区内每一寸土地;他们用自己的爱,培育着一方百姓的幸福;他们用自己的心,维护着魅力平凉的和谐。
第3篇 那一支神秘的绿色兵团
——来自关山林管局的报告
关山之于记者,本是十分陌生。
偏巧最近,接连有华亭的朋友提到关山,提到他们小时候在关山采蘑菇,抓兔子,追寻梅花鹿的种种趣事。尤其其中一位,他多次问记者:“你不是喜欢蔽日连天的林海吗?你不是喜欢漫渺缥袅的轻云吗?你不是喜欢婆娑摇曳的月影吗?你不是喜欢叩问历史吗?你不是喜欢写吗?你为什么不去关山?”听得多了,便觉着不去关山倒是记者的错了。
去前,记者搜寻着有关关山的资料:关山林场的前身是一支部队;关山有77万亩天然森林,年平均气温7。9度;关山是很多王朝的牧马之地;关山是陕、甘、宁三省区交界处最优美的自然景区;关山是古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药王孙思邈在关山撒过药籽关山也便成了有名的药材基地;关山不仅是天然植物园,而且还是天然的动物园;关山有鹰愁崖、有鬼门关、有莲花石、有将军岭,秦始皇还在关山设坛祭过天……”,关山美丽如此?神秘如此?于满腹好奇中,记者走近了关山,也走近了那一支神秘的绿色兵团。
这一天,是2006年的7月29日。
用胸膛行走关山
第一次走近关山,却发现,原来有些路是不需要重复走的。只一次,便会终生难忘。
第一次走近关山人,却发现,原来有些人是不需要天天见的,只一面,便会崇敬终生。
记者行走于关山,用胸膛行走。用胸膛行走在这里似乎很抽象,但如果你去过西藏,见过那些朝圣者,他们从遥远的地方磕着等身头,一步一步,一直磕到拉萨。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在关山在这里,要用胸膛行走。唯一的区别是,他们朝圣的是神灵,而记者,朝圣的是关山深处这些平凡而崇高的灵魂。
如果可能,一定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