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关山。记者用胸膛,你用目光。
关山?人文篇
人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从一般的意义上讲,比如我国《辞海》中就这样写道:“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从概念上讲,可以这样认为,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关山林场的独特处,在于关山林场的人,他们无论男女,无论老少,都无一例外地热爱着关山,那热爱,有点像当年的红卫兵,单纯到崇拜。
田裕民:与山为伴 与林共存
陕、甘、宁三省区交界处,有一座美丽而又神秘的大山——关山。关山亦称“陇山”或“小陇山”。这里人杰地灵,山川秀丽。那巍峨峭拔的冰山雪岭,奔涌腾跃的湍流小溪,澄澈湛蓝的蓝天白天,山花烂漫的绿色草原;那剽悍粗犷的关山汉子,勤劳善良的关山姑娘,以及那绚丽多彩的关山风情,可谓人间美景尽受。当然,这是你在关山旅游时的感受,很到位,而如果,让你年复一年地驻守这里,你的感受呢?
走在关山的路上,除了风,便是山。人是山里的罕物。比山中最珍稀的金钱豹还稀罕。
离关山海龙林场场部近三个小时路程的赵家山管护站(用小时计量路程,是因为谁也不知道,准确意义上的里程,到底是多少),是深山密林处的一幢简易楼房,说是楼房,其实并不准确,应是两间简易平顶房。但就这两间简易平顶房,能建在海拔2600多米的密林高峰上,其难度记者也是可以想象的。简易房的二层顶是作瞭望的,屋顶很高,屋顶的水泥檐边架着一把已是灰黑色的木质梯子。踩上去,吱吱呀呀地响。第一次陪同记者去赵家山管护站的是关山林管局的副局长杨勤,他小心翼翼地扶着梯子,将记者接应上去。站在田师傅每天必站的地方,遗憾着田师傅的不在。睃巡四周,山苍劲,树叠翠,风摇曳,天碧蓝,云绵白。只是,记者无法如此诗意地感受,按捺不住地想,这与山为伴与林共存了整整30年的田师傅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这山中长长的每一年,长长的每一天,他是怎样度过的?
第二天一大早,在关山林管局熊主任的陪同下,记者二次赶往赵家山管护站。心切,路却不争气,车颠簸着与疯长在路中间的荒草格斗。好不容易,那掩映于丛林中的瞭望所近了。
54岁的田师傅神采奕奕地站在屋子外面,迎接我们。田师傅明显比同龄人老得多,但棕色脸膛上,笑容却是明媚且灿烂的。双眼炯炯地,非常有神但绝不锐,很和善,有一个词用在这里可能更准:单纯。田师傅满目的笑意里只有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