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白描性
白描是绘画术语,指只用线条勾勒,不用色彩,也不讲究明暗层次,几笔就画出事物形态的绘画方法。与此相对应的是细描,精雕细刻、浓墨重彩,色彩感和装饰性都很强。
一般来说,文学用细描的多,大量使用形容词,大量使用比喻、夸张等修辞,较多地偏重于主观感受。新闻中则白描的方法借鉴得多,不装饰、不铺陈,绚烂之极皆归于平淡,全由客观事实呈现。
梁衡在《新闻原理的思考》一书中,对文学和新闻的区别有一段很贴切的话:
在审美取向上,新闻求质朴简洁的美,文学求绚丽多彩的美。新闻的本质不是艺术,但是它也讲美,不过它主要是靠事实本身内在的美,而不是装饰的美,新闻是健美比赛中的运动员,尽量少着装,以突出体格的健壮,文学是台上的舞蹈演员,必须借助服装灯光,以表现美的韵律、韵味。新闻是”删繁就简三秋树”,文学是”花簇锦绣满园春”。
对于新闻写作中白描,著名记者穆青也说得很详细:
这种表现手法,有时也借语言的音响和色彩来加强效果,但主要还是靠事实、形象、思想来打动读者。它的特点是豪华毕落见真谛,从平凡中见深刻,在沉静中见到热烈;尽量做到自然流畅,不事雕琢。
三、大众性
企业新闻属于经济新闻,读者群文化程度高一些,是不是大众性就不是要求?回答是否定的。
据西方的一些新闻工作者展开的“易读性研究”结果表明,少难词,多短句,多常用词汇,多人情味,是阅读时容易接受的一个简单标准,任何阶层都是如此。
经济新闻大众化已经是一个趋势,如在《对话》栏目中,主持人即问一些经济专家、大企业家一些大众角度思考的问题。受访者也大多用随意的语言答出,深入浅出。
企业新闻策划中写作的大众化,要求写作者多用口语,从大众角度来关心企业的话题。
第八部分 新闻标题的制作
前面我们大家共同学习掌握了新闻语体的基本特征,现在,我们重点来探讨新闻标题的制作。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到底是“浓眉大眼”,还是“眯缝小眼”,标题传送给受众的信息是直接明了的。
“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不仅反映了受众的心理需求,而且道出了标题在文章中的主导地位。
一个好标题,不仅可以激起读者内心的波澜,拨动读者的心弦,磁石般的吸引读者去读新闻,而且能够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艺术感染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