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乐见的语言,趣味性强、通俗易懂,贴切生动,具有吸引力,从而提高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另外,标题制作中尽量避免“万能标题”,如《xxx工作再上新水平》《xxx科学管理结硕果》《xxx经济保持良好运行》等。如此标题,任何单位、任何时期都可以用,没有新闻的个性和区别性,往往会使读者产生反感。
2、注意制作标题引用过滥现象。巧用引用,能够画龙点睛,使标题精彩传神。
如2003年4月3日《天津日报》报道了美军“海豹”突击队营救出女兵林奇的事件,所制作的标题是《“海豹抱得美人归》,可谓匠心独具。
上海中远足球队外援伊万的加盟,使该队士气大震。一家媒体的报道标题是《有了伊万,不怕万一》, 就是引用俗语,让读者感到很有感染力。
2002年2月27日《新民晚报》报道女导演李少红创作心路探寻的标题是《雷雨过后,橘子红了》, 引用她执导的电视剧剧名,可谓颇有新意。
但是这种“启发”要根据不同的新闻题材“量体裁衣”,如果一窝蜂地使用同类标准,就会使标题显得平庸。例如,当《都是月亮惹得祸》一歌成名后,《都是绯闻惹得祸》《都是彩票惹得祸》《都是黄片惹得祸》等等纷纷登场;
电视剧《将爱情进行到底》播出后,引用该名的标题铺天盖地,《将变革进行到底》《将减肥进行到底》似乎它们变成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给人以措辞贫乏,似曾相识之感。
3、制作标题应避免冗长乏味。标题应该简洁平实而富有文采,读起来朗朗上口,耐人寻味,具有感染力。对新闻事实的准确理解和自身深厚的文化修养是克服标题冗长乏味的基础。
首先,在标题制作中应尽量使用不必要的形容词,要多用动词。动词用得得心应手,恰到好处,就像一张具有冲击力的照片往往能使一千个形容词相形见绌,富有个性的动词常常能使文句简练而传神。
古人写诗曾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动词的运用必须得仔细推敲,搭配精当,方可活泼逼真,富有动感,耐人回味。
如一篇关于闪客小小状告美国耐克侵犯其作品“火柴棍小人”著作权,被判赔付30万元的报道,标题为《 “火柴棍小人”扳倒“耐克”》。动词“扳倒”使标题增色不少,具有张力。 2003年1月7日《天津日报》报道本市驻外办事处招商引资成果累累,标题是《“拓荒牛”拉回九个亿》。这则标题中的“拉”字形象贴切,采用拟物的手法,以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