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如下弊端:大量穿插背景资料会造成主体事实叙述的中断,影响行文流畅,使受众阅读中感到吃力;而作者为了将背景与主体事件之间衔接自然并保持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免不了要花更多的时间和苦心来研究如何妥当安排背景资料。 但如果不拘泥于”天女散花式”的背景安排,采用文后背景链接的灵活方式,这些弊端即可消除。
“背景链接”是指将背景单独写成一个小片段,冠以标题,紧接在新闻后面编发。背景资料的内容视需要而定,丰富多样。这一方式借鉴于网络媒体的超链接报道方式,网络新闻就是通过超链接使相关的新闻信息之间产生联系,扩充了主体新闻的内涵。常见的“背景链接”有以下几种:
1、解释新闻中出现的名词术语。
2、解释新闻事件的历史与环境。
3、介绍与新闻事件有联系的人物。
4、介绍与主体新闻事件有关的事件。这些事件以往已经报道,文中提到时没有即刻说明,在链接部分进行回放。
5、简单介绍同类新闻事件。
五、互为背景,相互映衬,实现信息增值
深度报道有单一类和集合类,集合类中又含组合报道、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上面所述背景资料的运用主要指在单篇式深度报道中,而在集合类的组合报道中,背景材料的运用与效果又有新的特点。
组合报道是将有关某一类的新闻事件或某一新闻事件的各个侧面的报道编排组合在一起,对新闻事件进行多方位报道的一种深度报道方式,组合报道可以轻易形成版面或时段的强势,不仅能引起受众注意,更重要的是使受众从若干新闻事件的联系、对比或隐喻中,得到超越于单篇零星新闻信息的启示和教益,而组合报道中对新闻背景的使用在灵活与丰富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首先,组合报道中的单篇报道之间可以互为背景。组合报道中每个单篇新闻都是一个独立整体,有相对集中的报道中心,说明新闻事件的某一侧面;每篇报道之间又有一定的关联,或密切或松散,组合在一起成为关于某一大主题之下的若干部分。组合报道强调空间上的拓展,使得新闻文本不再是线性平面结构而成为网状多维的立体结构。各部分之间在很多时候呈现出互为背景、相互映衬的状态。
其次,组合报道中互为背景的方式便于媒体从容驾驭繁杂的新闻素材。有些重大新闻事件头绪繁多、关系复杂,甚至充满矛盾,很难在一篇报道中摆放妥当,有些信息虽与核心主题有关,但放在同一篇报道中显得生硬、不协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