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越觉得李福权是最合适当教育局长的人选。可是方案已定,李劲松真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先找李福权摸底。
李福权回到家里,草草洗漱完毕,马上开始进行构思他的演讲材料。
大家都知道,书记的讲话材料,现在大都有秘书代劳,当然也有不少是由领导动笔写好提纲由秘书按提纲要求组稿的。
但是李福权却不同,他觉得秘书有时候写的东西并不对合自己的思路,往往是出现秘书写好了自己又要花大力气去修改,还不如自己亲自写好。
至于今天这篇竞选教育局长岗位的稿件,就更不能由秘书代劳了。
李福权刚才已从李劲松的谈话中,意识到他对自己似乎抱有希望。
他意识到,这次参加竞岗,并不仅仅是竞选一个岗位这么简单,必须下功夫做好准备。必须学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亮剑精神’!就是不敌,也要亮剑!
李福权这样一想,心里更加亮堂了,于是奋笔疾书起来。他决心以自已的聪明才智,压倒一切;竞上江洲市教育局长这个岗位;为江洲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李福权荣登局长座“老黄牛”献计创新高
张德智想到这儿;越发感到好笑了。
他觉得:“什么树开什么花;什么花结什么果;什么样的将军带出什么样的兵”这俗语一点不假;。
李劲松除了活学活用了刘新风他们几个领导的做法,还发挥了很多;用起计来;一环套一环的。
做领导的如何增强执政智慧,提高领导艺术呢?这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张德智认为他们这种善于用人,善于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做法很值得借鉴。
这不!张德智这时候谁也不能把他从李福权如何筹谋解决建设教育城的资金的故事中拉回来:
三天后,李福权如愿,在全市23个镇委书记的角逐中脱颖而出,被任命为江洲市教育局局长。
果然不出李劲松所料,李福权能够在这次大比拼中获胜的最成功亮点就是他对如何把“教育城”建设成为最现代化的最合乎民意的最能将来能为江洲市带来财富的建设模式,赢得了全市人民群众的推崇;
当然,还有他在大新镇带领全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中所表现出来的为民、务实、清廉、创新、进取精神和巨大的业迹。
“罗村米粉”生产加工十里一条街的声名,早已使他名噪中南六省区。
当年省城报纸关于“一粒米做出大文章”的‘罗村米粉’专题系列报道,就已经把他推到了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