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于世界上和天地间的根本的道与理,终极价值与生命意义的追踪与认同。而现代教育新课程所体现的新型教学文化的内涵与规定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能否适应这样的要求,关键在于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成为全面的、充分的、有个性的人,教学才能充满智慧、个性和创造。
〈8〉苏大成能够深刻地认识到:学生必须树立新的学习观念。新的学习观念是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课程的教与学的过程必须是一种开放的、民主的、平等的、合作的过程和体验,从而形成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素养,成为有理想、有追求、有个性、有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较高的科学技术综合素质的有用之才。而要全面提高师生自身文化内涵和综合素养,就必需要形成师生个体和群体自主、积极、终身的学习,把学习内容转化成为一种日常生活方式。一切脱离师生发展的学校文化核心理念建设是空洞的、抽象的;一切强加给师生的而不是内在于师生、体现于师生行为的学校文化核心理念建设是毫无意义的;一切脱离师生自觉学习、探索的学校文化核心理念建设与所谓的高压管理制度也是毫无价值的。只有全方位引导、规范、激励、融入学校全体师生血液的先进的现代化管理的学校文化核心理念建设才是唯一正确的。
〈9〉苏大成能够深刻地认识到:学校文化核心理念建设还有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沉淀、不断创新的过程,它原本就是基于学校传统的创造,是历代师生共同认可、共同付出、共同践行、共同创造、不断传承的过程和成果,因而师生是学校文化核心理念建设和创造的主体,也是学校文化核心理念的受惠、享用的主体。在这样一个建设、创造、受惠和享用的过程中,形成了师生的共同发展,形成了学校的发展。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够真正成为全体师生精神成长的家园。
〈10〉苏大成能够深刻地认识到:校长是学校文化核心理念建设的领导者和倡导者。学校文化核心理念建设需要校长的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实践能力。对一间学校发展而言,仅有校长的文化自觉是不够的,还需要校长以自己的文化自觉唤醒全体教师的文化自觉,以自身的文化实践能力唤醒和开发教师的文化实践能力,从而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和共同创造来形成学校文化核心理念建设和学校教育的发展。学校文化核心理念建设要致力于学校领导班子和全体师生的自觉。它在校长、教师和学生的三大主体中,尤其要重视教师文化自觉意识的形成和文化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师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