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洲市的大蒜产业来说吧,三年前;有谁对发展大蒜产业有兴趣?李劲松书记发现了;知道江洲市拥有发展大蒜的资源;但不是天下仅有的;仅仅是适合种大蒜而已。但李书记手上由于掌握了大批“活的资源”;尤其是胡安国这样的人才;所以;李书记利用这些“活的资源”去“击活”了那些“死的资源”;并通过对这些资源的组合、匹配、优化;终于取得了成功。去年江洲大蒜产业收入20亿元。
又拿我们“三剑客”来说吧;现在我们手上并没有天下独无仅有的天然资源;但我们在天堂村这所“黄埔军校”里学到了真本事,炼就了天下剑客必具的“亮剑精神”。我们有了这真本事,就可以去选择或借助别人的适合我们发展的资源;包括资金和天然资源进行匹配、整合、优化。我深信:明年的今日;我们可能会在另外一个属于我们“三剑客”创建的基地见面,而你当知道我们凭实力开拓了这么一个新天地的时候,也许你会说:天啊!真想不到你们“三剑客”有这么能耐!”
李东梅听了杨晓冬的一番颇带哲理性的解说,心里更加敬服。她觉得杨晓冬为首的“三剑客”是可造之才,她相信他们的实力;于是决定促他们一把,认真地说:“你们先别这么说!到时做不到;我可饶不了你们!”
李东梅这话儿咋一听,并没有什么;细一想;却掩藏着一种真挚的情感。
杨晓冬不好意思道破;认真地说:“记者同志;古往今来;剑客出剑从来不讲规则;一招便取人性命。我们自称剑客;虽不取人性命,却也说到做到;咱们一言为定:明年的今日,我一定接你到我们的基地见面!”
“真的?”李东梅还是假作不相信的样子。
“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杨晓冬和林益盛、钟山齐声说。
“好!”李东梅举起相机把他们说这话的神态拍了下来。
李东梅觉得“三剑客”是可造之才,欲提议他们到自己工作的A省搞基地开发;于是说:“我在A省城郊有一个很好的关系;你们有了这真本事;不如到那里搞;我可以帮你们一把。”
“真的?”这个提议正是杨晓冬巴不得的。连忙说,“其实;我们与你是不谋而合;我们要选择的地正是你希望的,干脆你也与我们合作;干它一把如何?”
林小芳笑了笑;说:“想得倒美;人家是省军区李副司令员的千金,省日报社的记者;怎么能与你们一起干?”
李东梅本欲制止林小芳不要说出她的身份的;可一听了杨晓冬的提议,正合心意;于是不去理会,现在听到林小芳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