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的儿女们也早早地接进了城,早早地让他们树立留在城市的目标;而有的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谋得了一席之地;有的还在苦苦挣扎;还有的,一如我当年那样,才刚刚起步……
我想起在电台主持节目时,听到了一个女孩子的故事。她说打工太辛苦,她不想回家。正好有个人给她介绍了一个跟她父亲一样大的男人,不知道她该不该同意?
“当然不应该,人穷志不能短,跟了他,你就永远没有自己的爱情,自己的幸福了。希望的路应该由自己走出来。”
电话放下时,那个女孩子泣不成声,感谢我在关键时让她清醒过来。
可是现在呢?现在我又在做些什么?
不错,这是我选择的生活,这也确实是我努力的目标,但是这不是我选择的全部,也不是我真正的快乐,我真正需要的东西不在这里。我在自身与社会之中来回游荡,花了大半年的时间装修出来的房子失去了真实,我们渐渐隔绝了自己,围墙、防盗门,起先是栏杆式,后来改成全封闭的。里面有一个小孔,一眼看清来访人,水泥砖墙不够,用木板、墙纸再裹一层,终于外面的世界安静了,外面的灰尘和阳光也进不来了,雨声汽车声远了。我从一个浪费青春的地方又换到了另一个虚掷时光的地方。不是吗,连我们自己的歌声也忘记了,那首被我们反复吟唱的低沉悲凉的《妈妈,妈妈别让我回家》。在反反复复的吟唱中,我泪流满面,不能自已。
我不能再麻木不仁了!呆在戒备森严二十四小时有保安巡逻充满安全感的小区里我第一次觉得十分压抑。想走出来、走进喧闹的街头,我所看到的是那些我不能不看的场面和人。不管再过几个十年,我都能从茫茫人海之中辨认出谁是我的老乡、我的姐妹,他们为了摆脱贫穷而来,也有的并不缺少金钱,只缺少他们的见识和学习的机会。他们在城市卖馄饨、拉人力车、贩卖黄花菜、盖大楼,光膀子逛街,我一眼就看出他们是我的老乡。他们还随地吐痰,在超市里偷牙膏,在街头打群架,他们吃青菜和焖红薯,买站台票乘火车,他们不怎么生病,生了病也撑着。这就是城市,它接纳更大城市的流行趋势,它追赶时髦,但它又不得不接受这些瞪着无知的眼睛,带着空空的口袋来敛财的乡巴佬,承载他们的穷酸,新的、旧的在大街上碰撞,穿中山装的和露脐装的擦肩而过,吃实心馒头咸菜窝窝头和豪饮XO的逛一个商场。当我住进花园别墅,乡下的打工妹们依然一拨一拨地涌向城里,从开始处开始。
可是没有人注意,他们引不起别人的注意。
只要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