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涉事未深的学弟学妹。看着他们用景仰崇拜的目光看着我,我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多年后的同学聚会,他们看着我,我看着他们。相对无言,生活的磨砺早已经把年少无知的轻狂浮躁消退的无影无从。
但我多年来一直坚持的特立独行却从未有改变。
我也不想有所改变。
每个人都有过理想,每个人都曾经为自己的理想而激动不己。
如果有可能,我希望做一只猪,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那样,我将不会为生计奔波,不会为了房子、汽车、钞票而烦恼。
我梦想着。
(已经忘了小波的忌日,十五号写了大约四千字的文章想纪念一下这个在我大学时代对我影响很大的人,搞笑的是,电脑当机。这几天浑浑噩噩的,俗人的问题一直困绕着我,今天写了这个乱七八遭的东西聊以自慰。)
沉没还是沉默???
别对我说政治,我对那玩意不感冒。别对我说爱情,我根本不相信风花雪月。别对我说友情是如何的重要,我坚信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特定的场合中的人和事,是有可能连老子都会出卖的。
所以,我矜持的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隘的圈子里。又很骄傲的藐视着世俗上的一切,你可以说我是精神病,心理不健康的抑郁者都可以。但是请不要忘记,我们也是人,我们也有话要讲。
我极度讨厌文学,但又对尼采的文章倾倒不已。
我极度憎恨文人,那只不过是些会浪费纸墨脑袋里一堆狗屎念过几天大学的人。这又是所谓的文人相轻,但我的悲哀是自己正好象处在这一个圈子里。
我为自己喜欢王朔的流氓文笔感到低级趣味的厌倦,但又确实提不起兴趣看罗素老爷爷亢长而又乏味的著作。
人生本来就是矛盾的,但我站在这个十字路口为自己的未来努力想找到一个出口,但我又迷惘的看不清方向。这是不是就是所谓的‘我没有远方’?
我看了不少关于我这种状况人的书,比如说《沉默的大多数》。可以判定作者当时一定是个沉默寡言满腹经纶却又对生活表示抗议的人,这一点从书中精辟的写作技巧和文笔能看的出来。但我又发现,我们的年龄将近差了二十年。我不知道自己是长的太大,心里太沧桑还是那个为赋新诗强说愁的少年?
前者的话我会很开心,毕竟都希望自己成熟,但我的成熟似乎来的太快。
后者的话我会很伤心,想起大学时代里的自己,不知道又惋惜还是同情来代替自己的想法。
世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