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纯小说类型”,这和我们正统文学界轻视农民阶层的审美趣味有关。
受到小说创作类型化趋势的影响,中国当代文学的传播模式也在发生重大转变。纸面文学刊物也在向类型化方向发展。前些年,纸面文学刊物的发行量缩水,许多刊物倒闭或者仅仅是在死亡线上挣扎。这自然有网络文学兴起,作者和读者被分流的缘故,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一个更为深层的原因是:这些纸面文学刊物没有注意到中国社会的分层现象,没有注意到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类型化趋势。他们没有注意到计划经济时代一本杂志供应全社会读者、适应全社会需求的时代已经过去,文学刊物在社会阶层化、文化多元化时代,必须通过类型化找到自己那个独特的市场定位才能生存。纵观近年文学期刊发展的情况,那些通过类型化途径,找到自己的市场定位的刊物都有了很好的起色,比如《中国校园文学》、《佛山文艺》、《故事会》、《奇幻》、《科幻世界》、《今古传奇》等等,《中国校园文学》专以发校园小说为主,找到了大学生这个读者市场,《佛山文艺》以打工族为市场定位,专门发打工族小说,获得广阔的生存空间。而那些死死地抱住过时的“所谓纯文学观念”、选稿不定方向、市场不找定位的文学期刊大多处境堪忧。这种类型化趋向在出版社中也有明显表现,比如近年春风文艺社在奇幻小说出版、中国电影出版社在恐怖小说出版、长江文艺社在历史小说的出版等方面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今天要一部作品像当年的《伤痕》、《班主任》那样引起全社会轰动、获得全社会认可已经不可能了,大多数作品只能在相应的读者阶层中引起反响,这就是读者阶层化、小说类型化的现实。不过,当代小说类型化趋势要获得更为广泛的社会承认以及学术界的认同还需要一段时间。这种情况和当初文学的网络化过程是一样的。笔者1999年在一个全国性当代文学研究年会上预言网络文学发展前景时,与会的许多代表都不认同笔者“网络化是文学发展的一个趋势”之说,但是仅仅时隔几年,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