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起文坛三层浪,2003年广西军旅作家李西闽的优秀恐怖小说《蛊之女》、《血钞票》相继亮相,奠定了他作为一个恐怖小说作家的地位。从丛书出版方面看,2000年国内首套恐怖小说《773恐怖系列丛书》由中国电影出版社隆重推出,先后出版了《我遇见了我》、《三减一等于几》、《招魂》等数本长篇,都获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今年年初中国电影出版社再接再厉,推出“红瞳恐怖系列”、“飞熊恐怖系列”,这些使中国电影出版社成了新世纪中国恐怖小说出版的重镇,另外,作家出版社因前年推出“黑狐恐怖体验文学系列丛书”,也在恐怖小说出版方面有相当表现。
近年网络文学在网上更是如火如荼,势不可挡,新冒出的专事恐怖小说创作及推介的网站就有——恐怖文学在线、恐怖故事、灵异资料室、玄异怪潭、百鬼夜游网等,加上倪匡鬼话系列、黄非红恐怖小说等个人网站,总数有10余家,另外零星点缀的恐怖小说专栏几乎在多数文学网站均有迹可寻。
尽管现代“恐怖小说”(HorrorFiction)概念来自西方,但是,“恐怖小说”在中国却并非无源之水,传统中国“恐怖”小说以“志怪”为依托,从南北朝的志怪途经唐宋由清代《聊斋志异》推向古典恐怖小说至高点。但是,近年恐怖小说作为一种文学类型真正受到重视以后,这类小说显出了全新特质:
其一,“复仇”母题的再生,“悬念”技术的突破。恐怖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可归咎于邪恶和压迫的存在,中国古代小说多借助“女鬼”这一非常人物形态来伸张戒惧惩恶的主题,如《霍小玉传》、《窦氏》,近年,当代文坛出现的《诅咒》、《恐怖星期三》、《下一个是你》、《鬼葬》等小说其实质也正是对此母题的继承。著名网络作家蔡骏善于讲述现代“女性”的复仇故事,女主人美丽温和的外表之下衍生着残忍的复仇计划,这里仇恨不再局限于“人与鬼”、“爱情与背叛”的二分母题,“仇恨”已经延伸至生活的各个层面,正是基于“仇恨”母题的这种拓展,周骏笔下恐怖来都源于对强者、健全者甚至异类对人类的仇恨,它并非出于“伸冤在我,我必报应”,而是“嫉恨”。新近恐怖作家在仇恨心理揭示方面有了更多的进展。设置悬念的目的是要读者萌生欲探究竟、欲明真相的心理诉求,悬念可使作品情节曲折、紧张以至惊险,追求青面滴雪式自然主义恐怖之外别一片令人触目惊心的恐怖效果。近年悬念设置已成为当下恐怖小说特别是“侦探”、“推理”类恐怖小说必备的基本技巧,这方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