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琼瑶以“爱情、家庭”为重心为传统女性编写的神话便成为她们移情的最好载体,在其中,她们既可以找到一定的与自己生活理想的相通之处,又能体验现实生活中感受不到的浪漫快感。这样琼瑶的作品便成为八十年代中国大多数女性寄托日常情感,进行精神漫游的媒介,受到她们的广泛欢迎。而时至九十年代,商品经济的新型社会中,人们的“个性”渐渐得到发挥,许多女性更在传统的家庭之外看到了自己可以发展的更大空间,家庭开始成为她们生活的一个部分而不是“全部”,而“爱情”的神奇与浪漫在成熟女性心目中的地位也不再高于生命、自由和事业。此时琼瑶式的“缠绵痴狂”在她们的眼中便显得有些矫情。都市中现实的新一代读者期待的不再是琼瑶式的“唯爱情”小说,而是更加贴近她们心态、更加贴近现实的作品与作家,亦舒的作品正好填补了空白。
近年,出现了很多新生代的言情小说家,比较出名的有席绢、张小娴等。席绢打破了旧言情赚人热泪的传统,其小说的女主人公大多是独立坚强的新女性,其《穿越时空的爱恋》近年风行东南亚。女主角的大胆独立,和不时耍耍小聪明的形象,十分迎合年轻人渴求个性的心理;但作为一个畅销书小说家,她不可避免的走上了求量不求质的道路,后期的作品空有“个性鲜明”的主人公,却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结局清一色的“大团圆”,且人物的“个性”完全由漫画式的夸张完成,缺乏细腻的心理描写,雷同的“鲜明”成了不变的“苍白”。以她为代表的,或效仿她风格的新生代言情作家们(于晴、沈亚、阿蛮、凌玉等),一味追求人物的“新”、“怪”,情节却多雷同,看开篇就能料想结局,大大逊色于亦舒式的“波澜起伏”,语言的运用也粗糙、缺乏想象力,完全缺失了琼瑶式的“精工细雕”。
张小娴虽然也是台湾作家,但她的作品却不同于席涓等人,她擅于在达观的文字下潜藏锐利锋芒,以充满女人智慧的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