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宝顶部一地势平坦之处,面东练习吐呐,而吃过早饭之后,便要背诵大量的经文。本来陈家良不须出家为僧,理因不必背诵各种经文,但圆通说背诵经文有助于凝神静气,对修炼大像心经非常有益。
既然师傅这样说,陈家良当然不会背退了,到后来陈家良更是喜欢上了经文背诵。除了背到后来,经文越来越朗朗上口,易于背诵之外,更多是因为陈家良发现后来的经书和自己早年母亲让自己背诵的龙经颇有相通之处。
其实,这些经文确实如圆通所言,能够宁神静气,益于大像心经的修炼,这也是圆通师门历代祖师倒有大半出家的缘故。只是后来,圆通见自己的徒儿进展甚快,便把一些师门传下来的自己也没有完全弄清楚的经文心法给家良背诵。
家良不知其中曲折,自然是照背不误,确也误打误中,与自家祖传的龙经相互为助。其实,昔日佛主释迦牟尼一苇渡江,名动天下,后于少林面壁九年,创少林七十二技。后少林僧人和俗家弟子无数,以至天下武学倒有大半出自少林。当然,传闻不尽为实。而这些武学虽然不如传说中那样,动则翻江倒海,杀人于无形,但对健身强体,擒拿飞纵却一点也不为过。至于佛门心法,更是注重内在的修为,偏于培炼心志,静修潜能。
圆通师门本是北少林的一支,门中心法也大多出至少林,有些心法甚至在少林都已失传。而龙经却是傅家祖辈因为机缘巧合从一野游僧人所赠。经书有相通之处也不为过,只是这些圆通也陈家良都不为所知罢了。
除了背诵经文之外,午饭过后便要午休一会,然后圆通便会教导家良练琴习字,间儿会教陈家良摆阵布卦。如圆通所说,响午过后,日落而地气沉,人也容易心浮气燥,不适合修炼佛经,便教导陈家良此类的东西。陈家良倒是高兴的紧,毕竟是小孩心性,比起枯燥的经文,这些东西学来要好玩的多。后来,年纪大了些后,陈家良更是可以将经脉之气应用于弹琴绘画之中,两厢得益。
说来,圆通是铭慧大师的方中好友,自身佛法修为外,这些世俗之物却也非常的精通,教导起家良来也得心应手,每每感叹家良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当然,圆通大师也会教导家良修炼一些手脚功夫,否则单是华宝峰顶,家良便会无法上去,而不可能每次都由圆通大师携带而上了。
晚上,陈家良除了做师傅留下的功课外,便是练习母亲让自己背诵下来的龙经了。家良年龄渐长,对于龙经的感悟也越来越深,在一年前居然通了龙经三卷。除了天资之外,师门心法倒是有很大的功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