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账实相符。老板看重的是现金、利润。按说这一套对于老张来说是轻车熟路,可问题出在公司原先是当地老板一家的,钱由她自己掌握着,只是让一名营业员兼管商品的进出,又借助于一套不太繁琐的财务软件,将所进商品据实输入电脑,销出去的商品根据销售单再输入进去。再让另一名营业员兼管各门店的交款、所购商品的付款和记现金流水帐,到每天商店关门时账款两清交给老板,进商品时用钱向对方要。这样以来,销售额和销售成本在电脑里显示了出来,库存商品也可以核对出个准确数目。至于往来账,是用个账本单独记一下。这套流水帐能连续起来,可就是杂七杂八的。老板每天核对账、款时也记上几笔,像在大商店设专柜的商品,对方账上本来不是发生的现金交易,只是涉及往来账的业务,老板也照搬到流水帐上。最让老张伤脑筋的是,在他接账之前,有一位女会计干了一个月,因为这人只当过企业的财务科长,从没干过具体的会计工作,在这公司合资经营之初,这位没分清两家的钱和物,当月又有100多万元的销售额,几十万元的购入商品,月底现金还没盘点,再加上原先没制凭证这一说,造成账实不符,只得撂挑子走人。老张来到以后,经理只说按账面长款10多万元,他只求把这方面的差错尽快找出来,可是越找发现问题越多。不得不拿出一点时间指导帮助出纳制凭证,以处理好当天的业务,另一方面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上一个月的会计业务中去。
老张首先对两家合资时的现款和货物进行了清理核算,卡住日期,针对每笔业务分清哪些是新公司的,哪些是老公司的,实际上是拖后一个多月重新分家。对于长款,他估计很可能有些销售收入没入账,就对照着流水帐上的每笔收入来了个拉网式登记。查出有漏开的销售单,就补记上收入,等查完这一方面的问题,就到了月底。下月又核对商品和往来账,这两项漏入账的业务也是不少。整理出个头绪后一个月又下来了,对新查出的问题再制几十张凭证。已经过了两个月,账实还是不符,两位经理就着急了,对老张就有责怪和不信任的言辞。他自己呢,觉得已查了好几项,剩下的问题不多了,信心还是有的,但没出最终结果,只得耐着性子陪笑脸。接下来再查费用,发现只在流水帐上记一下,没有开单据的也有多起。老张让经手人补办了手续。俗话说,会计办事有凭有据。可这公司原先业务只依靠流水帐的记录,不需要单据,业务人员都习惯了,加上那位一个月的会计不懂业务乱上加乱。账查到这时,已经详细滤了一遍。可是将第一个月的账面与实际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