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对,又成了短款3万多元,他就回过头来再找流水帐上的差错。这账记得与一般现金账不同,因此让别人理解成两种现象的业务有几笔。这时老张认为短款就出在这上面,遂向外地经理反映此事。而当地经理说,我这流水帐每天和现金核对,余额是没有错的,你不管怎么查,得和它相符才行,要不然,这账再重新查一遍。从而看出当地经理对老张的业务水平已持怀疑态度。老张寻思,大风大浪都过来了,难道在这小河沟里翻了船不成?只得再吩咐出纳查这几个月补记的单据。没用两天,果然发现在他自己用拉网式方法查收入时,重记了几笔,恰巧是3万多元。也难怪,一个月的收入就一百多万,又拖后一个多月才开始查,发现问题后再根据不规范的销售单补充登记,出现差错也在所难免。
账总算对起来了,这下可让老张松了口气。成绩是不少,可是不该出的差错也出了。不过他通过加班加点、辛勤工作,从中学到了在经济转型时期从事会计工作的新经验,同时也领到了应得的工资。
老张到电脑公司上班后,为了尽快学会电脑操作,自己也买了一台。在不加班的情况下,经常吃过晚饭练上个把小时。在公司上班时,因操作电脑的小赵不懂财务,不断地向他请教。而问题不在于操作员不懂,主要是原输入电脑的只是商品和销售额两部分,各科目之间的勾稽关系不成立,所以资金平衡表、利润表等大多数账表都没有利用起来。他来到后,一个月的时间已经摸清了这套财务软件的性能,经请示经理,跟小赵商量着重新建账,重输会计凭证。等到把账查完,他除去输入销售单、入库单的方法还没完全掌握外,其它方面都已弄通了。现在这套财务软件真正利用了起来,才充分显示出它的应有价值。
公司刚成立时就确定了要有手工和电脑两套账,这给老张提供了在实践中学习电脑的机会。从公司这方面讲,利用财务软件刚走上正路,也必须有一个磨合和实践的过程。
老张每月还得报送老公司报表,这样就必须去“忘恩”的公司盖章。一次志坚与“忘恩”相遇,如今这位处处有一种优越感,说咱们的公司年营业额在千万元以上,你看会计多忙啊。老张不得不恭维两句。这么以来,一方面不与“忘恩”过多纠缠,另一方面对方会计还听着舒服。可老张没说出口的话是:“我目前全职所经管的账目销售额也在千万元以上,而且还采用电算化,利润比你大不说,起码先行一步。可是你一年上千万的营业额,前两年在我经管财务期间,只有二、三十万的营业额缴了税,绝大部分只开收据不开发票。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