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我和小语坐下。我和小语对视了一下,坐。
小语一直低着头,在拘谨地抚弄腕上的玉镯子。面对一个百岁老人,你最好保持沉默。这样才不至于惹犯下百年不遇的错误。
老人坐在门里,是一把稍小的太师椅,椅腿儿竟也有狮子头的雕花。
老人看我们,很慈爱地看。忽然,老人颇吃惊地轻叹了一声,对小语说:“你这女子,不简单呢,单凭你那玉镯就可看得出。”
我示意小语走过去让老人看。
小语理解了我的眼神,就一边摘玉镯一边走向老人,叫了一声“太奶奶”,把玉镯递到老人掌心。
老人一边后撤了上半身看它,一边诺诺地说:“看不清了……但,它端的是个好物件……和太奶奶的一样好……”说着,她一伸左手,衣袖下的左腕上,竟也露出一个玉镯来!纯白如雪,在黯淡的光线下闪着清润之光。
我站过去,虽不懂玉,但我的肉眼也能看出老人的玉镯决非俗物是。只是,它圈在老人嶙峋的腕上,是那样残忍地衬着老人无可回避的老。
老人和小语是有缘的,好像是注定——
等我坐回到椅子上时,不知怎么的,小语已经乖顺地在老人面前蹲下了,那样亲近地用自己的双手把着老人的一只手,老人则用手抚着小语的乌发说:“小语,好听的名字,太奶奶欢喜呢。”
没听到小语何时把自己介绍给老人的。后来,小语居然提出要看看老人的房间,老人稍停便同意了。小语搀老人起身,然后,先去西边的房间。
老人说这是他相公的书房。室内极简洁,一桌一椅一书架。除了椅子是空的,其余全是满的,是书是纸,是雅致的气韵。
老人指着书桌上方白墙的一幅很大的水墨画,指的时候腰板就直了些许:“这是我相公写的,采菊图……”
光线比堂屋更暗一些,只能隐约看到画上有两个人,有花,有田,显然是根据헌;渊明的归隐诗所作。
“当年,我们曾相许一个织布,一个读书……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诵到这里,老人忽然就停了,从胸腔深处大大地叹出一口气,走到宽大的书桌前,用手触那笔筒里的毛笔,毛笔十余支,清洗得很白,如故道上那充满生机的茅草花。
第二十九章 与墨相亲·有不解缘;太奶奶·织布机
“这砚是端砚呢……”老人又用手去摸了摸一方砚台,看着我,仿佛现代的我一定不懂这个。
我心里一动,四大名砚之首我可是第一次见啊。便伸手将镇纸旁的那方砚台轻轻地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