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又该胖子劝酒了,胖子笑着:“要想不喝的倒嘞酒也中,但是得说老话,回答我的提问……呵,张作家,张记者除外,人家是细发人儿,不给咱一样。”
有人催胖子快点说问题。
胖子看了看正给另外一桌上菜的鲜花,低声问:“你们说,有谁没吃过自家媳妇嘞门门(乳房)啊?”
众人一愣,相互看着,都是笑而不答。
胖子用挨个指着大家,笑:“啥熊货哎一个一个嘞,没有一个敢承认嘞是不?那我可骂啦——”
江儿赶紧起来:“哎,别骂别骂,我吃过我吃过。”
除了三喜儿,所有的人都大笑起来。
大家你推我搡地,有人说,谁没吃过哎,都吃过。
胖子得意地发表着自己的研究成果:“所以,这就是为啥新媳妇叫新娘的原因。”
又是一阵爆笑。
这时,老板丁备战笑着端上来一盘菜,大声吆喝着:“请大家尝个鲜,我特意为大家研制的新菜,菜名叫‘妻子在家’——”
说完,菜盘子桌子上一放——不过是茄荚里边塞鹌鹑蛋而已!几个人大笑,说他坑人。
丁备战不服地解释:“七个鹌鹑蛋,可以算作‘妻子’,再朝这些个茄荚一塞,当然就是‘在家’啦。”
众人哈哈大笑,胖子端起酒杯罚了丁备战一个酒。
我笑着:“丁老板这道菜可是专门为大家过中秋节准备的思乡菜,快吃吧。”
大家纷纷动筷子。
我接着说:“而且,丁老板这道菜还让我想起了一道爱国名菜。”
大家一边吃一边听着。
“就是美国轰炸咱们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那一年,全国人民都在声讨美国,有个饭店特别爱国,他们推出一道菜,名字叫‘红烧美国大使馆’,你们猜那盘子盛的是啥菜?”
几个人乱猜了一通,没有能猜对的,叫我说答案。
我说:“重点得朝‘大使馆’上想,就是‘红烧猪大肠’嘛。”
众人乐得抬不起头。
从饭店里出来已经8点了,我匆忙打的回去。
圆月当头,凉意浓浓。说是不想家,一看到月亮就不行了。
喝的有几两辣酒,头有点儿晕。我还没忘了给爷爷打了个电话——
“爷爷好,我寄的月饼你收到没有啊?”
爷爷声音很低沉:“收到了。你在北京还好吗?”
“还好。”我突然想起一件事来,惭愧死了,赶紧撒谎,“爷爷,那个白果树的果儿一直想着呢,可是,我的朋友出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