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缺口,眼看侯绍琴和整个房屋就要被淹没在凶猛的洪水之中,才被及时赶来的人们救出。
15年来,水几乎成了李清海和侯绍琴这对夫妻的心病。几声雷鸣,或山风呼啸,就会让他们以为是堤溃坝垮。常在河边走,危险无处不在。这些年来,李清海曾两次掉进过激流堵缺补漏,几乎丢了性命。龙口距团部太远,来回成本太高不说,上来个人也很不容易。出现一般性的险情,李清海都尽量不惊扰站里的领导,自己带着妻子去完成。
1999年5月份,通往灌区的干渠遭洪水肆虐连续发生缺口事故,李清海因长时间的在河水里浸泡,结果患上重感冒长时间不痊愈。后来,侯绍琴硬是把他从渠道里拖出来,用马车送到医院去。这次倒下就差点儿再没爬起来。直到现在,作为一个女人,侯绍琴不害怕任何事情发生,就害怕丈夫再患上重感冒。常年风里来雨里去,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更是把原本壮实的李清海折磨得痛苦不堪,才40多岁的汉子,走路就感觉到腿脚不方便,过早地显示出老态来。
荒郊野外,这里还经常有野兽前来骚扰他们。那时,野猪、狼等常常出没在李清海他们的住房周围。为了补贴家用,李青海夫妇养了十几只羊,却经常招来狼的光顾。这里是世界四大蚊区之一,荒郊野外的蚊虫更是吓人。夏天,夫妻俩随手抓一把蚊子一捏,手心里就大把大把地淌血。屋子里窗户上,每天都要泼柴油,一个冬天过去了,轻轻一敲,厚厚的柴油壳子就往下掉。
跃进龙口距185团团部的20多公里路,不是沙漠就是翻浆地,车辆很难通行。最初,不熟悉山路,丈夫外出不能及时赶回,遇到隐患事故发生,自己处理不了,妻子侯绍琴只好徒步赶往团部求救,结果一走就是五、六个小时。每年,他们下山也不过三、四次,都是站上开会或者采购生活用品,夫妇俩才有机会回家看看。好在,今天,团里已经为他们重新修建了新房子,安装了有限电视,通上了卫星电话由于长时间分别,儿子与他们很生分。孩子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老人溺爱孙子,他们的儿子没上完初中就辍学了,夫妻俩总觉着亏欠了孩子很多。
李清海夫妇守水的15年间,他们从当年的俊小伙儿俏媳妇儿迈入老人行列,把青春交给了一条河流,交给了185团的数千名职工中。跃进龙口没出过一次乱子,也从没耽误过一次农田用水
今生何须离边关
和这些坚守在边境一线的职工们交谈,我们觉得他们感受得最多的是自己拥有一种责任,一种别人无法理解的责任。
今生何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