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火情最先发生在密集灌木丛、松林区,林下腐殖层厚达40公分。双凤山已经有有十年没有发生森林火灾,可燃物载量每公顷至少达到15-20吨,持续高温天气让林区植被处于极度干燥易燃状态。还需要提醒一点:火场附近有磷矿基地,土壤层富含磷矿,对腐殖层有助燃作用。”
靳枫细致全面的分析,让在场所有的人纷纷侧目。
“那么,昆队长你认为应该怎么调整扑火策略?”杨总队已经毫不怀疑他的专业和洞察力,连称呼都不知不觉从“小昆”变成了“昆队长”。
所有的人都看向靳枫,等着他的答案。
靳枫正要说出他的想法,手机铃声响了。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的话:
想取个山名,看到咱们大中国的地图,大公鸡,就想到了双鸡山…不太好听,所以改成双凤山了。
双凤山的大体形状,看过我微博的书友可能会知道,可以参考中国地图。后面的剧情,有两只凤,西边的凤直接就参考中国地图,东边的凤反一下。。。要是觉得麻烦,当我没说,你们想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
一如既往,三哥分析的内容,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没兴趣的直接忽略不计,只要知道这场森林火灾比较恐怖就行了,以及,我们三哥很棒~
结局倒计时,激动么?
第113章
靳枫随手把手机铃声按掉, 指着地图,斩钉截铁地说道:
“西线,斩凤身;东线和南线, 斩凤爪;北线和中部地区, 挖掉坏死的内脏,多点多路分头出击, 全线封控,最后合围。”
“这不等于什么也没说吗?杨总队长之前不就是这样的思路?”其中一个支队队长嘲讽道。
说话的人姓廖,是玉仑河隔壁支队的队长,靳枫认识,调查山月谷森林氧吧清明节火灾原因的时候, 和他有过接触。
他们上级支队的队长因为在国外交流学习,赶不回来,让胡卿民临时代理。
按照武警编制, 从低到高,中队、大队、支队、总队,这六个人当中,一个代理支队长、三个支队长、一个总队长,靳枫的职级最低, 刚刚从中队长升任大队长。
现在他成了主导,其他人自然有人不服, 最不服的当然是这位廖支队长。
杨总队长觉察到了这种职位级别带来的罅隙, 也知道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团结,及时站出来发话:
“小廖啊, 你还别说,小昆队长说的确实有道理,跟我说的听起来像一回事,其实不是。我们之前是东一榔头西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