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鸿篇巨制而著名,苏武这个人物就是出自两汉班固的《汉书》中的名篇。
这是他第一次担当中等制作的男一号,要从人物的青年时代一直演到80多岁,年龄跨度很大。前两天导演亲自打来电话,通知余溪参加为期20天的专业训练。
为了让演员安心训练,剧组特地租赁了一处训练场馆,请了经验丰富的礼仪和动作指导,适当的进行特定场景的排练,减少拍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余溪一早就赶到训练馆,随着演员们陆陆续续的进入,余溪打量了一下,发现女主角竟然是圈内很有名的女演员赵晓青。
她现在应该是30几岁,一头黑发柔顺黑亮,余今刚出道时给她做过配,那时候她是女一,当然现在仍然是女一,也算是难得的缘分了。
另外的三个男演员中有一个比较面熟,应该和自己是同一个公司,听说是经过虹姐向剧组推荐的。
剩下的两个男演员一个高大精壮,另一个四十多岁,五官深刻。他们分别饰演和苏武交情甚笃的朋友李陵以及投敌叛国的前同事卫律。
他们后面,还有一些戏份不多的小演员。比如饰演引发苏武两次自戮事件的虞常、张胜和尝慧。
很快,礼仪指导也到了,演员们很快被分成不同的几个小组。
像余溪、赵晓青和其他几个主要演员都是由专人来训练。
“我看了你需要拍摄的部分。”指导老师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男人,站在几人面前,对余溪说道,“区别见到不同的人所要使用的礼节对你来说很重要。”
“在剧本涉及场景中,你需要面见汉武帝、汉宣帝、匈奴的单于,你的同僚,自己的妻子等等,礼仪要恰到好处。”
对方开始详细的解说,“首先我们说立容:贾子曰:固颐正视,平肩正背,臂如抱鼓。足闲二寸,端面摄缨。端股整足,体不摇肘,曰经立……”
男人喘了口气,接着道:“也就是说经立时正身、平视,两手相合,掩在袖子里。手从胸口到下腹,放在任何位置都行,甚至持着、拄着东西也行。
我们常见夫子行叉手礼的像——但这个动作应当是配合磬折来表达敬意的——也就是说,腰应当同时弯曲大概三十度。行礼……”
余溪点了点头,“好的,我明白了。”
“老师,单纯说的话,有些不够直观。不如这样,您大致演练一下,可以吗?”
赵振雷点了点头同意。
接着,男人便拿出一套汉服,首先细细的展示了一下穿法,接着挑选了其中的一些揖礼、拜礼演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