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房地产开发商,这么多关心社会矛盾的大学老师,这么多可以用来做课题样本调查的项目,偏偏是他庄泽,好巧不巧,选择了蒲安区那个跟康司祺有关的“联名上告”。
上午九点,康司祺在一个名叫“良坡”的村里现身。一辆中等档次的奥迪车,直接停在村支书的二层自建小洋楼前。司机老林先下车去敲门,不一会儿,里面跑来一个开门的。只开了半扇,人从里面探头出来看,警惕地看着老林。
“你是谁啊?我们家有客人,现在不方便。”
司机皱了皱眉,谨慎着没有立即自报家门,回头看了看车里。
康司祺亲自下车,大步走上前。今天他穿得随意,看上去比正装在身要亲和些,脸上还挂几分笑容,总算没把开门的小年轻吓着,但也让小青年看出了这人是身份不低,态度客气了许多。
“我们家早上来了几个电视台的,正在采访呢,大伯说谁来都要问问清楚。”
康司祺低下头,看着他,笑道:“那你去跟你大伯说,老康在外面大榕树等他。”
小年轻听了,一愣,双眼盯住康司祺,犹豫片刻,开口问:“你是康总吗?”
康司祺颔首,不说是,也不说不是。小年轻扶着门站了一会儿,仿佛有话要说似的,又不知在顾忌什么。踟蹰了更长的时间之后走了出来,掩上门,低声道:“里面采访一直在讲你呢,我是今年才回村里的,不太清楚到底怎么回事,刚才听得乱七八糟的。”
康司祺轻笑:“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