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人家的人情还不知怎么还呢。
珍卿觉得裴俊瞩太过分了,再嫉恶如仇也得替别人考虑。那个越州刘缙新确实是死了,可是他行过贿的头顶靠山没有,那个刘缙新可能就是他们派人杀的。这些人为怕特务们盯上自己,
杯弓蛇影试图清除一切隐患,万一把韩容亭甚至娟娟姐夫妇,当成是裴俊瞩的靠山一并迫害怎么办?
珍卿跟曾托付照顾裴俊瞩的人打招呼,不必为了一个裴俊瞩危害到自身。
珍卿经此对裴俊瞩失望之极,她回海宁邀她见面她也没去,甚至裴俊瞩托米、熊二人约她,她察觉之后也托故不去。
她最近倒跟港岛的怡民来信频繁,怡民在信中谈论她的宏愿,说要翻译莎翁的全部作品,已经策划好一个翻译顺序,跟珍卿翻译方法等学术问题。珍卿也跟她谈起最近的职业规划。
珍卿自六七岁自学线描画,二十年来偏爱人物甚于景物。这些年一步步地涉世愈深,对环境人事的感受在变化,心境和趣向也在悄悄变化。她近来对风景画越发有兴趣,决定在绘画上顺应自己的趣向,有机会多做一些风景写生。
她精通英、法、德、希腊、东洋、世界语,学得不精的外语也有几门子,自然也有自己的翻译规划。除了按计划向外国人译介中国古典诗文,向老外传递中国的古典美学,她最近正在翻译的纯文学作品,包括莫泊桑作品的外译中,还有s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外译中。现在翻译纯文学作品的人不少,再凑这样的热闹没有大意义。珍卿预备以后多翻名人传记、文艺科技论著等。
她的《中国散失海外文物图书目录》已出版,普通老百姓买不起也没有兴趣买,但此书在学界反响不错。珍卿还跟学术协会研讨过文物问题,也应海宁学校邀请做过主题演讲。再有就是,海大希望她扩写《中国“法”的渊源》,作为政治系和法律系开新课的教本。回国以后,她跟编译所的彭寿曾叔叔讨论过,要面向中国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针对青年人做个“国学新注系列”。这也是珍卿深思熟虑许久的,与其淘神费力向外国人推介国学,不如先以现代思想深入浅出地注释经典,让国学经典先来滋养青年人的精神。
————
不觉间六月份又快过完,珍卿回国教课已有两个月。
六月底的一个礼拜天,珍卿带着娇娇到中古文艺书馆玩,恰遇慕先生等艺专同仁聚坐谈事,正在进行总结教学经验的阶段,珍卿来了自然也加入进去。
珍卿说起当初慕先生教导她,很注重培养她的“视觉记忆力”,要求她画完素描再默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