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按他自己的意愿去改变这个国度了。四岁被抱进宫,六岁就开始跟着翁师傅在毓庆宫读书,从四书五经到治国韬略,从一撇一捺到策论满篇,看着他一天天长大到亲政登基,却终日被压制在一个妇人之下不得施展抱负,作为老师的翁同龢感到的徒劳是远大过欣慰的。而今日,皇上终于得到了这样一个绝佳的机会,可以去证明自己二十多年来的教育是正确的,功劳是卓著的。没有什么比看到自己教授出来的皇帝品学端正、治国有方更让帝师荣耀的事了。为着皇上这第一次施政的自主,他恨不得把自己全部的智慧都奉献出来,揉捏成一体一起献给他。
“还有,朕要变法,举国上下工农学商兵,各个领域都需要有真才实学的实干人才,你在这段后再加一段,把京师大学堂单做叙述,尤其强调人才的紧要。”
“是,老臣这就去草拟。”
“等等翁师傅,你推荐的那个康有为……朕想见见。”
本已经退到东暖阁门口的翁同龢定在了原地,面露难色地小步趋回驾前,“皇上……这个康有为,老臣以为,皇上还是不见为好。”
“怎么?这人见不得么?”
“老臣以为……此人狂傲不逊,忤逆之心,昭然若揭。”
“翁师傅,”光绪脸上始终保持的笑容淡下去,“你不是很欣赏他吗?向朕举荐他的不也正是你吗?”
“臣……那时还没有看过他的《孔子改制考》,此书……简直有违基本礼教,皇上不可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