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是雁洛兮来到这个世界后过得最惨烈的时段。
初到时,她怎么讲话沈音沐好像都尽力随着她的方式说。之后接触的大多都是些从流民转换的劳力之类,怎么讲话的都有,各种口音的都有,沉鱼落雁牛羊区的普望甚至连蓝盛语都说不利落,所以在语言方式上雁洛兮毫无压力。
如今进了书院,她发现自己如孙悟空被锢上了紧箍咒,她得按着这边的规矩来,可不能想怎么说话张口就来。首先放慢了语速,每句话斟酌再三后才能张口慢慢说,若对方的反应有异,她就及时调整话题或记下来回家去问沈音沐。
可学院只有初一,十五歇两天,远水解不了近渴,还是得逼着自己速成。如此察颜观色的过了几日,再看着眼前的孝经和身边的两大木箱的经书大全,作为曾经的学霸,雁洛兮第一次觉得连看书的力气都没有了。
柏云书院的收入来源分三部分:官衙拨款,学生束脩,很大一部分则是学田的收入。
学生束脩每年三十两,因为雁洛兮捐赠了天花的药方及牛痘预防建议,书院免了她的束脩。
其实童生要通过院试才可被录取为官方生员进入县学府学,她这两箱子书只是为了考上童生。实则,现在的她只能算是书院的编外旁听生,童生试一般每年二月底由知县主持,六科常科试全部要考连考六场,
但若有国子监认证的书院与县令同时起意,可加恩科与府试一起考,府试一般在四月底五月处举行,连考三场。都通过了便可以成为童生,才能继续院试考秀才。
折腾半天还是为了三年才一次的秋闱,也称乡试,
要先在院试上考取秀才功名才能参加秋闱。而秀才,也分廪生,增生,附生三等,只有考取廪生才能得到那五十亩地免税,见官不跪,可雇佣十位带甲护卫的福利,好像还能发点钱,也就是说要考到一等才能有。
雁洛兮本不想这么急,但乡试三年一次,就在今年中秋前后,若不参加还要再等三年。周山长亲自给她进行了摸底考,认为可以一试,主要在经科和礼科上要突击一下,把精力都花在如何破题,承题,原题,起讲,写策论等方面,毕竟只是“小学入学”级别的考试,主要还是要熟读四书,诗经等。
很快县里就安排了六常科的县试恩科,雁洛兮果然轻松过关,可以全力准备府试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