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看着要学的课程,她挑挑拣拣。周礼就算了,四万多字的繁文细节!她直接放弃这块。
诗赋也算了!开始以为天下诗词一大抄,她大脑里的库存多,应该可以应付。等进得书院后,她才明白什么叫年少轻狂。诗词歌赋岂是会背几句经典就能糊弄过去的?那是随时随地,任何景观事物,吃个葡萄都有可能被要求来几句。
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行家面前作诗,一张嘴就得露馅,还是老实巴交做学问,研究经科吧,毕竟写策论相当于写议论文,她写过太多了,形换而魂不换。
幸好算科,医科和射(骑)科都是她长项,这个时代还没有八骨文,综合算起来,希望还是有的。
自从继承了雁医天道,雁洛兮明显感觉到自己记忆力的提高,手腕更有力气,不论是写毛笔字还是施针,手都非常稳,练了几个月的小楷,毛笔字进步很大,谈不上写得好,贵在工整清晰。
柏云书院真得是烧钱的地方,六科俱齐相对应的藏书用具,仅是骑射科的设施场地护养和饲养马匹,就不是一般书院望尘莫及的。
从这里就能看出这里的寒门比中国古代更难出贵子,要全面掌握这六常科,没有钱那是想都不用想的,仅靠读圣贤书连秀才都难,更别谈后边的细化学习了。中国古代从秦始皇就开始与那些门阀世家战斗,进行了八百到一千年的惨烈争锋,才在武则天的铁腕下基本平稳。
而这蓝盛皇朝延续了千年,虽然中途也有各种战乱分裂,但不曾断裂,说明门阀世家与皇权都有妥协,反应在科举上就是要求人才的全面发展,而非仅仅是制造寒门集团与世家集团的战斗。
尽管她还有无数的事情没有完成,庄园,沼气,香露,雁医馆……雁洛兮硬生生把自己按在书院的养性阁里抄书。
养性阁占地极广,藏书按照六常科分区,书架有六层高,每一层的架子上书册一本本摞放着,除了书,还堆叠着一些卷轴帮助看图说话。
桌前,雁洛兮先抄了一遍《蓝盛律疏义修订版》,逐条律法记到脑子里。这种抄书的方法妙极,一遍下来,虽不能说过目不忘,但记个七七八八不成问题,还练了字。之后开始抄写《四书章句》,从开始练字起,她就刻意抄写四书里面的内容,《论语》和《孟子》的内容,早就熟记于心,她现在是在逐章细化,根据原文看注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