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轮不休的风扇,早六点的霞光和晚六点的西晒,许多场吻和性爱。
还有一幕非常怪,稀松平常但于裘榆而言是不朽多雨的四月,某个赖觉的周日清晨,他处在梦境与现实的交际点,听见臂弯里的袁木喃语:裘榆,我们的窗户起雾了。
两个灵魂靠太近,后果之一是知足和安逸引发懒怠。
高考倒计时越近,袁木和裘榆越认为教室是在和监狱牢房竞赛哪一个更令人窒息。尤其是自习期间,一颗颗苦思的头像永动的学习机器,偶尔有机器失控会摔笔叹气,让本来就不空旷的教室更压满惨淡愁云。
又一次沉闷的晚自习课间,袁木手一挥,带裘榆跑去足球场。校服一铺,书本和人一并扔到草地,手电打亮,要趴就背文综,要躺就看星月出没的夜空。
袁木呈大字躺好,发现夜空深层居然是橙色。
如果只有我一个人,我不会这样做。他说。
裘榆转头看袁木,学星星的频率眨眼,笑着:还好你不是。
刚巧裘榆的MP3内存卡下满摇滚乐,一人一只耳机,配被近在咫尺的6月7日压制的不耐与躁动。放学铃就此失效,他们通常在那儿待到宿舍门禁才离开。
之后袁木和裘榆的缺席被不少同学效仿大家看到李学道对此类行为无异议,于是都在自习课散落四方,各自寻找舒适的地界自由读书。
于绣溪告诉袁木他的想法:就像一场革命。
袁木看着于绣溪手里烂边的历史书,清醒道:我们没有彻底推翻自习制度,我们顶多算个改良派吧。
五月的太阳霸道,趋于残忍。人们耗费过多体力抵御热,牵连夏天又多出几个关联语:乏软、随时随地昏昏欲睡、极其容易在没有冷气的周一下午陷入困的困境。
按掉两点的闹钟,下一秒是两点二十五。
床上袁木醒了一半,也只是一半,就暂时没有起身的意思,问身边的人:第一节 是语文对吧。
裘榆:两节都是......老蔡让做试卷。
袁木:反正迟到了。
裘榆接道:不如再睡半小时。
袁木:放学后多补半个小时。
裘榆又说:补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