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也就罢了,她还不上心,简单给缝一块就扔给沈鱼用了。
这才多久,就有地方炸线了,幸好口子不大,书本掉不下去,但装钱肯定是不成的。
赵老爷子一愣,尔后反应过来,这是又有生意了,连忙道:我编过箱子,不知道你说的啥样的包,你给我比划比划,我琢磨着就能编出来。
沈鱼听这么说,想法又变了:那您给我编个小书箱吧,能挎能提的那种。
比书包能装,里面的东西也好规整,平时装个什么小玩意儿也方便。
书箱?这玩意儿老爷子编过呀!
但他编的是背的那种大书箱,到远处念书的娃儿,要背干粮的,说是书箱,不如说大背篓,就是多了个盖。
沈鱼说得显然不是这种,赵老爷子就仔细问了。
沈鱼心里确实有想法,他细细给描绘了,书箱大小得能平放下书本,十六开的那种。
箱体最好稍微深一点儿,他以后挣钱了,还想买保温杯呢,冬天在学校,要是时时有热水喝,那才好。
包里做个可拆卸的夹层,暗袋肯定是要的,他那些碎布头太小了,但上次买的白棉布,刚好还剩下一小块,缝个暗袋堪堪够。
赵老爷子一边听一边点头,说能做,但人家话也说在前头,提的把手能给用竹篾做一个,缠得好好的,保证不割手。
挎的那个,总不能也用竹篾吧,那老长一条,硬邦邦的。
这好办,沈鱼说你给留个可以打结的环儿,我自己想法子。
那行,那就没什么问题了。
赵老爷子高高兴兴接了活回来,他一个老头,出去打零工都没人要,一家子靠儿子养着,能挣一点儿是一点儿。
刚他跟沈鱼谈好价了,虽然这书箱比那个大筐小挺多,但并不意味就简单了。
恰恰相反,竹筐工序才更简单,书箱比那个要繁琐,而且沈鱼要求还挺多,就多要了一毛钱。
定制嘛,多要点儿钱应该的,沈鱼很理解。
他给自己算了笔账,就算他去买布自己缝个包,最便宜的土棉布,一尺布也得三毛钱吧。
还不如做个书箱,方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