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门府尹一说?民政官员有监察、审计监督,监察、审计也不能为所欲为,最后一环还把在司法院手中。然而司法院又不能主动寻事,需由巡查拘捕、监察、审计、百姓提起方能行使职权,这亦是一种监督制衡。毕某以为,主公此举定能开创一番新天地。”
“要说监察、审计、司法这三个部门朝廷还有督察院、大理寺可以相提并论。但第三种监督,则是主公的首创了,就是民间舆论的监督,就是各府正在着手准备组建的议政会。诸位对议政会的起源和作用都有所了解,毕某就不再赘言。但很多人看到了加入议政会的好处,却忽视了加入议政会仍是有责任的,即监督民政官员行政,可以提请上级民政调查、撤销本级民政官员职务。至于如何操作,怕是要有第一次之后,大家方才明白。”
“如此,内部有竞争性监督,外部有职务性监督,民间更有舆论性监督,民政官员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不说多么出众,想要尸位素餐、贪赃枉法怕是难了。”
毕云涛说完,舱内一时陷入沉寂。高、孙、管三人作为原先衙门的官吏,身上难免带有一些毛病。之所以能被挑中,是他们和其他人相比,各方面表现还算可以。如今,听毕云涛这么一分析,只道今后做官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了。
苏圣平心中一乐,毕云涛的分析虽不中,亦不远,倒是一个可以造就的人才。只是还有一些深层次的东西此时无需对他们明说。看着另外三人沉思的样子,苏圣平也不知道他们此时心中所想。见场面冷下来,开口说道:“毕老见识高远,三位所说亦是一针见血。在下有个建议,你们此番去培训,不妨从书馆中借阅主公写的一些文章,或许会有所得。”
毕云涛点头道:“多谢指点,主公的大作是一定要拜读的。将军久在国民军中,不知可有赐教?”
苏圣平本不想多说,可旅途漫漫,没有多少公事,听毕云涛询问,有心培养他,索性开口道:“赐教不敢当,只是有些感想和诸位分享一下。三位皆是民政官员,日后定有一番作为。那我就说说民政治理方面的事情吧。”听苏圣平如此一说,四人皆是神色一紧。
看他们的神色,想必认定自己在国民军中身份不俗,苏圣平也无所谓,开口道:“据我所知,主公治政最为关注的是律法和制度。刚刚毕老说了司法院,其实这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治国的根本是什么?自古以来,治国强调的是礼法教化,可以说是千年未易。但主公认为,治国理政不能光靠人的自觉,而是要靠完善的律法体系和制度约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