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样,与河里的画舫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
尤其是上游停泊的那几艘较其他船只要大上一半的画舫,不但布置得富丽堂皇,五彩缤纷,而且船上都有乐伎,阵阵的丝乐之声,自船上飘出,使人听了可以想像到置身画舫里,该是何等的欢愉美妙……
不过谁也知道,这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愿望,这秦淮河里近四十艘的画舫,只要带着五两银子,足可以壮胆去一趟。另外的十几艘画舫,则是有二十两银子就可以饮酒作乐直到夜深。
唯独停在上游过了功德桥的三艘大游舫,则非是高官雅士,富豪贵客不能进入,要在那儿尽一夕之欢,千两银子也不算多。
尤其是停在两艘红色画舫中间的那艘翡翠坊,附近数百里无人不知这艘名为翡翠坊的画舫,是鱼玄机姑娘所有的。
那鱼姑娘可说是花中之魁,不但其姿色倾国,天性聪慧,才思敏捷,才华一绝美艳无双,并且棋琴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所以来往之人无一白丁,全都是长安城里的高人雅士,诗坛俊彦。谣传她的画舫上的‘翡翠坊’三字便是当朝“国子祭酒”孔老大人亲自题所书,虽无法考证,但竟有愈演愈烈之势。有这样许多因素,再加上她本身乃自由之身,不受任何人约束,是以她为灞河河边的画舫,树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典型与范式。那便是无论带有多少银子,如若无缘,或是不通文墨,绝对无法上得翡翠坊的画舫,并且就算是渊博之士,玄机姑娘假使看不上眼,也不能被允许上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n
天杀令出 (第2/2页)
可是说也奇怪,尽管她有这么高的身价,来往的人却经常是身无分文的穷儒,他们到了船上,吟诗诵唱,饮酒作乐,往往不花一钱。不过她这么做,反而更增加她的神秘感,谁都想不通以她这等聪颖美慧,既不为钱财,又不为赎身,为什么要在灞河河边过这种神女生涯?以她的容貌与学识,只要她肯点头,有的是量珠捧金,迎娶她的富豪,但是她从未考虑及此。
甚而据传说连知府大人要娶她作妾,都被她一口拒绝——
她的身世如谜,且又如此神秘,使得她的名声愈来愈响,反而有更多的人都想求得一见,甚而有远从各个封地赶来的王孙公子,携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