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姬听完,大哭跪于郑公面前哀求道:“胡君生性无大志,只求独居一隅,与世无争,对郑不成威胁,女儿请求父君高抬贵手,放女儿归胡,女儿必定说动夫君对郑称臣,世代遵郑!”
说罢,扣头不止。
郑公虽心疼儿女,但郑公心中明白伐胡一事关乎邦室利益,势必为之。
不管郑室取与不取,胡室最终亦会被其它诸侯吞并,既然如此,郑室为何不近水楼台先得月率先出兵占领,以断其它诸侯念想。
为成此事已牺牲良臣关思其,箭在弦上,已不得不发,虽有愧于女儿,郑公亦只能顺势为之,想及此,转身背对郑姬咬牙说道:“此事已定,来人,护送公主回回房!”
郑姬见夫君心如坚石,瘫软在地,泪流不止,在其侍从搀扶下走出房间。
入夜,郑公召见祭仲、颖考叔二位大臣。
四方坐定,郑公说道:“今伐胡时机成熟,孤欲出兵,二位以为如何?”
颖考叔听完大喜,拍案起身回道:“自虢郐一战,吾已多日未动筋骨,只需君上一声令下,属下即日便出兵攻下胡室,不负君望。”
闻言,郑公、祭仲二人听完放声大笑,颖考叔不知所措,亦随之憨笑。
祭仲接着说道:“此前伐胡,名不正,言不顺,担心胡室周边诸侯相救!不得以采取蔽胡之策,先斩反胡大臣即而君佯病示弱,现胡室对郑毫无戒备,各大诸侯亦对郑室阔地放松警惕,属下以为君上当极速发兵,在各诸侯醒转之前,将其攻下,方为上策。”
郑公点头表示赞同,面无表情说道:“截止目前,胡室并无过错,亦对郑室并无威胁,出师无名此事奈何!”
祭仲笑着说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郑公何不上奏天子,胡君虐待郑姬,致使郑姬出逃回室,险些性命不保,请求搬下天子诏。如此郑室出兵便可名正言顺。”
郑公大喜,当即下令颖考叔叔来日便起兵伐胡。
谋定完伐胡细则,三人各自散去。
次日清晨,颖考叔自新郑大营发兵,全速开向胡室。
郑公姬掘突前往洛邑王室面君征求,伐胡诏书。
三日之后,郑公会合颖考叔抵达胡室都成。
公元前763年,郑公姬掘突携颖考叔帅大军兵临胡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