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万物有所行为,都要有所凭借,更何况是战争这种动辄几万生灵参与的大事呢?所以说即使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即使发动战争的原因很充分,若战争的准备不充分,也不能轻易发动战争,没有实在的凭借,怎么能打得赢呢?有人要给朋友送东西,但是没钱没粮,即使要送的东西再珍贵、朋友再怎么需要这件物品,都送不过去。为什么呢?只是因为条件不允许罢了,没钱没粮,走到半路就要饿死、渴死,又怎么能把东西送到朋友手上呢?那么要问:条件不允许就不能战,可是倘若别人先攻我,我难道不能反击吗?不是这样的。洪水来了,家被淹了,要想活命只能游出去,可是又不会游泳,下水就要死,不下水也要死,怎么办呢?回答说事先就要做好准备,知道自己住的地方有被水淹的危险,要么今早搬走,要么提前学习游泳,这样洪水来了也有办法。战争也是这样,不能等到要发动战争了,或是敌人强攻我,才开始训练士兵——这怎么来得及呢?没有发动战争前,就要确保拥有开战的武力;没有被敌人攻打前,就要有十全十美的防御计划。要做哪些准备?无非是兵、钱、粮,这三者具备就有基本的作战能力。还有另一半呢?另一半在人心、地形和天气上,人心齐了,也就是我上面说的知道为何而战、因何而战,士兵才会心甘情愿地听取命令,绝不轻易后退;地形好了,少量士兵可以发挥多数士兵的威力,地形不好,多数士兵也只有少量士兵可以完全施展;天气好了,行军速度就会快,人就不容易生病,天气不好,行军速度就要受阻,士兵也要因此减员。可是即使这些要素俱在,还是不能确保胜利,为什么呢?原因就是战略战术的水平差距。
“所谓战略,就是知道怎么定下大目的,定了大目的,知道怎么定小目的去接近它。大目的要是长期努力能达到的、合理的、有益的;小目的要是短期努力能达到的、有依据的、能损害对方利益的。大目的定得好,战争就能按照计划结束,定得不好,战争就要超出计划延长,白白耗费额外的资源;小目的定得好,就能离大目的越来越近,定得不好,即使获胜再多,也要离大胜越来越远。所以战略就好像站在高楼上,用眼睛看地面,局部是很难看清楚的,但是整个区域发生的事情都在眼底。
“有经验的屠户就是这样,要屠宰猪牛羊,必然要看牲畜的全身,思考怎么下刀才能顺利。对屠户来说,把牲畜的肉切下来,不同部位、种类的肉放在一起,牛皮送去鞣制成皮革,这就是大目的;为了把肉切下来,就要剥皮、切下双腿、除去内脏,最后才是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