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介绍了他们俩的身份,众位都站立起来欢迎。司马鼎文一眼就认出了诸葛光旭,兴奋说:“原来是诸葛光旭表弟,我好想你,想不到在此见面,太好了!”
诸葛光旭也想不到会在此碰见司马鼎文,既意外又兴奋,激动上来抱住他,两人十分亲热。倪先生这才想到他们俩原来是表兄弟。
倪先生把座位上的人都分别向诸葛光旭和白轩笙作了介绍,大家都兴致勃勃谈论起来。
谭君子和康广仁又问井田一郎日本的情况,井田一郎说:“我们日本和你们中国一样,都是闭关自守的国家,惧怕欧洲列强的侵略,一味地排外,但是彼强我弱,总是吃亏。但自明治维新以来,情况就不一样了。幸亏我们日本出了一个伊藤博文,他留学英国后,深知西方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认识到一味地排外不行,只有学习西方的科技和文明制度,开放国门,才能转弱为强。他回国后把西方的政治制度、风俗习尚、教育、生产的开明风气移入日本,日本才逐渐强大起来。”众人听了很感兴趣,也很佩服,感叹中国缺少这样的人物。
倪士辉感叹之余,笑问:“井田兄,你是一个商人,怎么对政事如此了解?”井田说:“自从明治维新以来,人民的民主权力得到极大的发挥,增强了人民参政议政的热情,而且政府的每个决策都和人民息息相关,我们生意人不关心政治怎么能做好生意。”
司马鼎文问:“你们的国策也是天皇一人说了算吗?”井田一郎说:“不,我们的制度叫‘君主立宪制’君主的权力受到限制,国家的决策由众议院和贵族院决定。”康广仁和宋先生惋惜说:“可惜呀,我们大清国为什么不实行这种制度。”
井田一郎转向白轩笙说:“白兄刚从英国来,应该比我见多识广,或许能成为中国的伊藤搏文。”
白轩笙含笑黯然说:“不敢当,不敢当。恕我直言,不瞒先生,中国虽地大物博,但皇上年幼,太后专权,守旧势力强大,要想维新图强决非易事,更何况我是一个军人,责任在肩,没有奢想,能活命已不错了。你们日本学得好,明治维新很成功,我们要向你们学习。我在英国见到英国的科学很发达,思想很活跃,我看到许多有见识的好书,令我感触良多,其中有一本‘物种探源’尤其精采,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说明了竞争是发展的动力,竞争能去劣存优,促进社会发展,真是本好书,可惜国人了解甚少,我想有机会把它翻译成中文,让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