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科里的一个姐姐,见状调侃道:“哎哟,为什么心情不好呀,肯定是为情所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n
第十二章 (第2/2页)
“就你懂!”周振叹口气回了自己值班室。从那以后我便开始对他产生一种厌恶的的感觉,个人情绪怎么能带到工作中来呢,再加上他老是不当面指出我的错误,厌恶加倍!
对我而言,开一个私人诊所,获取最宝贵的经验应该是去门诊学习。在病房里都是妊娠剧吐液体管理、保胎、手术的,那种常见病多发病只需门诊处理的患者也来不了病房。不过病房的工作很忙碌,我们学生是几乎没有机会去门诊学习的。想到快要毕业,到时候自己不得不独当一面而孤立无援的情景,就有一点后怕。想未来的工作不受阻,就得趁现在这个宝贵的时间更加努力学习,应该像一个小偷甚至强盗一样,恬不知耻、不择手段地去获取需要的知识技能。工作日没有时间,那就抽周末还有下夜班的时间去跟门诊好了。经过在病房的一段时间,每个上级大夫的性格了解的差不多。周振是我同组的大夫,但是他的脾气有些急躁,如果不懂的问题多问几句,他就会表现出不耐烦甚至开始骂人。年轻的大夫副高以下没有门诊资格,所以就只有李磊最适合了。
我虽不是李磊一组的,但是他担任着质控,整个科室住院医的病历他都管,而且他有一个特点,就是“好为人师”。虽然“好为人师”这个成语有贬义的味道,但是用在一个积极教学的老师身上,绝对是褒义!他在门诊上还有去会诊时遇到的特殊病例都会回来主动跟学生们分享,传授我们宝贵的临床经验。有时患者来科室刁难,只要他听到,不等学生汇报他就会挺身而出,往往都是三言两语就把患者打发了。他情商很高,说话也很有技巧。虽然他不怎么上手术,但是他对常见病的治疗处理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对我而言,真是太适合不过了,小操作,小技巧,基础病诊断沟通,恰是一个小门诊大夫所需要的。
临近周末,我在网上查了专家坐诊信息,看到李磊周末门诊,恰好我也没有值班,便决定找个恰当的机会跟他提一下跟诊的事情。
我初到科室时,沉默寡言一些。很多时候都是祸从口出,说的多了得罪人都不自知。慢慢地熟悉了些,我会在李磊闲聊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