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点啥也起不到大的作用,但要是自己说的能得到霍效平父亲认可,并争取一下呢?
哪怕有点轻微的改变,多留下一点粮食,也算自己尽了一份力,没白来一趟。
“效平兄这个问题可难住我了,毕竟我也不能凭空变出来粮食。
我觉得吧,想要粮食安全,不能光看纸面上的数字,得亲自去下面走走。
老人家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下去看看总不会是坏事。
以前的人总说农民是看天吃饭,按照我的理解,这个‘看天吃饭’,不是什么都不做,其实民间有不少优秀经验的。
农谚,你们都听过吧?
去年十月下旬下了一场雨,那时正值农历九月下旬。
有句农谚叫:雷打九月头,来年麦不收。雷打九月尾,坟堆遍地留。
今年是不是真的有谚语说的这么严重,我也不知道。
但这谚语既然传了下来,就可能真的发生过。
至于关于什么时节下雨刮风将来会出现什么天气,相信其他地方也有预示着以后天气的谚语。
现在科技水平还达不到,咱没法预估春天、夏天的天气,但农谚是几千年来总结下来的经验,能不能参考,只要派人挨个地方找农民走访一下,看看地里的实际情况,心里就有数了。
我无比期盼着这些预示着将来情况不好的农谚不会应验,毕竟咱才建国十年。
可万一应验,就有些吓人了。”
唐植桐说到这里,神情就有些沉重,他是知道接下来几年的走向了,天气确实发生了异常,大面积干旱。
但不能说自己知道即将发生饥荒,否则被说作蛊惑人心都是轻的。
实际上从去年秋天起,某些地方就有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