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保罗.加索尔12岁。
他是个体弱多病的孩子,虽然有着远超同龄人的身高,但弱不禁风,三天两头就往医院跑。
为此,他的父母送他去打篮球,目的是强身健体。为什么偏偏是篮球而不是欧洲流行的足球?因为他的父母在当医生之前,都是西班牙的职业篮球运动员。
保罗.加索尔一开始并没有把篮球当作自己人生的终极目标,对他而言那只是一种游戏,他人生的终极目标是像父母那样穿上白大褂救死扶伤。
但那一年,巴萨罗那奥运会改变了这个12岁少年的理想。
他在巴塞罗那见证那群嚼着口香糖,穿着炫酷篮球鞋,号称梦之队的家伙们轻描淡写的以122比81的比分血洗了西班牙队,血洗了世界篮球,几乎以玩乐的姿态拿到了奥运冠军。
那行云流水的快攻推进,暴力的扣篮和震撼人心的防守,都给加索尔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他第一次知道,篮球原来还能这么打。
看着迈克尔.乔丹肩披星条旗站上领奖台,保罗.加索尔的内心埋下了火种。
他想打篮球,他想去美国,去NBA,梦想着在那个水准上打球,和精英中的精英较量,在那里变得强大,然后像梦之队9号(乔丹)一样在场上叱咤风云,穿着自己国家的队服,披上自己国家的国旗站上领奖台!
学医救不了西班牙!
当然,年少的保罗.加索尔完全不知道,乔丹披国旗上领奖台并不是因为爱国和荣耀感,他只是想遮挡掉身上锐步品牌的Logo——当时锐步是梦一队的赞助商。
但这就是明星效应,他们的任何作为都会被刻意美化,他们的存在会为人们带来希望。
一年后,一件更振奋人心的事情给予了保罗.加索尔更大的希望——罗杰,一个在美国高中打球的中国籍球员在首轮第四顺位被芝加哥公牛选中。
在此之前,国际球员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