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42">忽地…
冯京的脑中浮现了一篇刊载在汴京义报上的文章标题——胥吏害民何时休?
作者署名是‘恩祖’。
而傻子都知道,吕惠卿号恩祖。
所以,这篇文章是吕惠卿的手笔。
冯京之所以想到这篇文章,是因为他对这篇文章的印象很深刻。
不是因为他说的有道理。
而是太怪了!
一直以来,吕惠卿此人解决问题的办法,相当简单直接——杀,杀就完事了。
就像他在对西贼问题上的态度——杀光所有党项人,西贼问题也就不复存在了。
也如他当年在变法上的激进态度——只要把所有反对派,统统赶出朝堂,那么,变法就一定能够成功!
而那篇文章,署名恩祖的吕惠卿,却不复曾经的激进。
他甚至没有喊打喊杀。
而是提出了一个关切的问题——自古以来,胥吏害民,弊病已久,历代皆无良策!
原因是什么呢?
这实在是值得所有人深思啊!
且,他还认为,即使将开封府的公考制度,推行到整个开封府,也未必能够真的革除胥吏的弊病。
至于推广到整个天下?
那就更不可能了!
因为,没有这么多的士子!
于是,他提出了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汴京城的公考能够成功?
几乎通篇都是在提问题,很少下结论。
这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