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吕惠卿!
所以,当时冯京看完后就感觉奇怪:“这福建子怎么改性了?”
是啊!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吕惠卿这个福建子,居然不喊打喊杀,反而开始探讨胥吏的弊病和思考解决之道了。
太怪了!
如今想来…
文章大概肯定是吕惠卿写的!
因为用词习惯和文风有着浓浓的吕惠卿风格。
但,内容恐怕并非吕惠卿的思考。
而是…
冯京抬起头,看向自己身前,他咽了咽口水,感觉心脏在扑通扑通的剧烈跳动着。
就像当年,他在礼部试后的放榜日,与诸多士子,一起挤在皇榜下,等着朝廷公布礼部试的名次一样。
而冯京知道,时不我待,他必须争分夺秒。
不然,一旦张安道那老匹夫反应过来,他就完蛋了!
因为,没有人能在引经据典的为天子的政策论证合法性方面超过这个老匹夫!
人家是行走的崇文院!
脑子里装满了,大宋一朝历代故事和历代先帝的宝训!
于是,他来不及思考清楚,就持芴拜道:“陛下…”
“老臣以为,公考之制,固然是千古圣政…”
“然而,若要推广到整个开封府,臣恐难以施行!”
“因为…”他抬起头,毫不犹豫的抄了吕惠卿的作业:“很可能,并无这许多士子可用!”
“臣曾于仁庙嘉佑八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