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
因为想要驱逐恶魔,就必须对被附身的对象进行折磨,让恶魔感受到痛苦,让他离开被附身的人。
至于说用咒语驱逐恶魔…拜托,法术可是很高端的玩意,不是一帮没受过正经训练的猎魔人可以使用的。对了,另外要强调一点,人类的宗教仪式对驱魔没有半点作用。
毕竟那些宗教都是人为创造的,并不是真的存在一个真的神灵。
圣经都特么是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商量出来的结果,压根不是神说的…没错,非常反直觉对吧?
《圣经》是基督教极为重要的经典,但它真不是什么从天而降、完美无缺且一成不变的天书。实际上,它是在漫长岁月里,由不同的人陆续写下的各种故事、教导、预言还有诗歌拼凑起来的。而且现在我们看到的版本,也是经过人类自己筛选出来的,可不是什么神灵直接钦定的,这整个修订过程持续了好几百年,相当漫长复杂。就像大家可能知道丹·布朗写的那本特火的《达·芬奇密码》,书里有个情节说《圣经》是在325年的尼西亚大公会议上被制定和汇编的,目的是在君士坦丁一世的权威下确定基督教的教义和信仰。但其实呢,虽然这会议确实是在教会有点危机的时候召开的,可它根本没管《圣经》正典的事儿,和布朗书里写的完全不一样。不过这个错误的说法在那刚火的时候还挺流行的,误导了不少人。真实情况是,尼西亚大公会议主要讨论的是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本质,也就是耶稣同时是父、子和圣灵这个问题,压根没涉及《圣经》到底该收哪些书。
那到底是谁决定了哪些书能进《圣经》呢?说出来可能有点意外,并没有某一个人或者一群人专门拍板定下来。《圣经》的内容(这里要说明一下,不同教派编排《圣经》还不太一样,这本身就是个麻烦事儿)是经过了超级长时间的反复审查和修改的。
咱们得知道,在15世纪40年代印刷术发明之前,书都是靠手工做的,那可太费劲了,做一本得花老长时间。在这之前,《圣经》的文本都是写在手写卷轴上的,可惜原始底稿都没留下来。从公元1世纪到4世纪,甚至更早的时候,那些教会权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