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的风险,慢慢向港岛徒步前进这条路。
真要靠步行要饭一路南下,可能1997年港岛已经回归祖国,自己还未必能走到粤省。
至于刻个萝卜章,自己给自己写封介绍信上路,谢虎山更没考虑过,风险太高,这几千里路哪怕只遇到一个认真办事的公安,对方摇个电话确认一下介绍信真假,自己就得进班房踩缝纫机去。
“是南下,我是说如果我要南下,没有介绍信,怎么去。”谢虎山吐掉嘴里的葫芦梗,停步看向三人,再次强调了一次:“南下!”
作为和谢虎山光屁股长起来的发小,生产三队民兵排“参谋长”韩红兵听到谢虎山抓狂的话,不解的开口:“我说,这种事你去大队问一声不就完了?不问你咋知道大队到底能不能开介绍信,咱们县之前不是有人拿着介绍信去过港岛吗?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他吹的反正挺像回事。”
谢虎山不可置信的盯着韩红兵,觉得他的话有些不可思议,1978年,虽然从报纸上能了解到到国家已经在尝试推动改革开放,但那也就表现为进行一些很小范围的试点性验证,比如燕京郊区某些农村允许生产队在不延误生产的情况下,安排农民进城务工之类,或者在全国性报纸上提出相关政策的思路,让大家集思广益进行讨论研究,也就仅此而已,属于站在岸边刚伸手去尝试了解河水温度,还远远谈不到要摸着石头过河。
至少谢虎山身处距离燕京不过两百公里的尧山市农村,还感觉不到任何变化,按照他每天跑生产队翻看报纸得来的信息估算,最少也要几年以后才可能有一些面向全国农村普及的具体政策出炉。
可是现在,自己发小居然说县里有人可能去过港岛?而且是拿着介绍信的情况下?
“你怎么知道的?谁去了?”谢虎山凑到韩红兵旁边,手搭在对方肩膀上,眼睛直直的盯着韩红兵问道。
“就今年春天,咱县里不是举行民兵大比武来着,你谢司令得了民兵男子单兵拼刺第一名,比赛结束后第二名不服,找你要去小树林里切磋切磋再来一场友谊赛,结果被你打松两颗牙,那小子他好像就去过。”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