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宰相职。”
杨国忠听到皇帝许愿,眼光顿时发亮,然又想到毕竟要入蜀,生怕其间李林甫再使诡计,心中又复黯然。他衡量利弊,觉得还是以不离开京城为上策,遂绞尽脑汁申明不离京的理由。
李隆基有些不耐烦起来,看见杨国忠一直跪伏在地上,就说道:“哦,你先退下去吧,让朕再详思一回,再定行止。”
杨国忠退出勤政楼,一转身又前往南薰殿。他为贵妃之兄,又持有宫中通行的令牌,所以通行无阻。
杨玉环听了杨国忠的一番倾诉,疑惑道:“你身兼剑南节度使之职,理应入蜀主持呀。圣上既让你入蜀,那是不会错的,你又何必推三阻四呢?”
杨国忠知道这个贵妃妹妹向来不关心朝廷之事,对吏道可谓一窍不通,他也没必要向她解释其中详细,就眉头一皱计上心来,随便扯了一个理由:“妹子应当知道,圣上前些日子赏了愚兄不少钱,愚兄就想用这些钱造一新宅。”
杨玉环道:“是呀,你现有的宅子确实太过简陋,早该建一新居了。”杨玉环知道此钱的来历,她出宫之时,杨国忠上蹿下跳,为自己回宫颇立功劳,李隆基正是基于此予以赏赐。杨玉环想起此节,心中又涌出对杨国忠的感激之意。
杨国忠道:“妹子知道,你那位嫂嫂平素诸事不问,则建宅之事须愚兄操心。我若入蜀,新居现在刚刚打起地基,又要从此撂下了,不知何月才能建成。”
杨玉环颔首道:“哥哥所言不错。也罢,我就向圣上央求一声。哥哥不管入蜀还是在京中,一样替朝廷办事,又有何区别呢?”
杨国忠闻言大喜,心想若杨玉环开口说话,皇帝定然不会驳她的面子,遂连声致谢。
第二十回 李林甫病入膏肓 安禄山功至荣宠
杨国忠的图谋果然收到实效,杨玉环平素从不向李隆基开口恳求什么,这次请求杨国忠不入蜀之事,李隆基果然爽快答应。此后二日,李隆基颁下制书,授鲜于仲通为剑南节度使,杨国忠兼知京兆尹。
鲜于仲通欲起身入蜀就任,起身前来向杨国忠辞行。杨国忠恨声说道:“鲜于兄此行入蜀,须先将阁罗凤那厮唤来好好训斥一番。他好好地做他的云南王,所辖地盘已然不小,为何还要无事生非?他在那里稍一动弹,险些让我堕入李林甫的奸计之中。”
鲜于仲通唯唯诺诺,答应连声。
李林甫通过此事,彻底瞧清楚了杨国忠背后的力量,另让他最为震惊的是,自己与杨国忠对决之时,皇帝已然明显地倾向杨国忠一方。
李林甫深深知道,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