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鞑虏和倭寇都已肃清,朕一要祭祀太庙,告慰列祖列宗;二要追封那些抵御外族入侵的先烈,重赏有功之人。”
于谦、戚继光都是明朝力挽狂澜的英雄人物,朝野上下都对他们赞赏有加,前几年朱由校还特意进行追封,修建祠堂以便世人瞻仰,可谓流芳百世。如今他又将沈有容和二人放在一起比较,老谋深算的叶向高早已揣摩到圣意,猜想这是要重赏沈有容的节奏,于是迫不及待的走到丹墀前跪地说道:
“启奏陛下,沈大人乃万历七年应天府武试第四名,而后北上投军,先后在蓟辽、闽浙、登莱等边防或海防前哨任职,击败过蒙古诸部,赶走台湾的倭寇和澎湖的荷兰人,为我大明江山的安定立下汗马功劳。这次东征倭国,沈大人以七十岁高龄率领舰队在海上抗击倭寇,功不可没。”
此话出自礼部尚书之口,倒让朱由校洗脱了偏袒的嫌疑,朱由校冲叶向高略微点头,示意他退到一旁,然后正色说道:
“叶尚书的差事当的好哇,难得对沈爱卿的履历如此了解,可见你们私下互相推崇备至,这让朕心宽慰不少。不过你可能有所不知,沈大人回国后第一件事便是向内阁递交了辞呈,这让朕如失一条臂膀,内心有一万个舍不得。
朕原本还在犹豫当中,今日早朝见沈大人步履蹒跚,积劳成疾,终下定决心要忍痛割爱,让他衣锦还乡。传旨,封沈有容为武安侯,晋光禄大夫、右柱国,加封少保,另赏赐黄金两千两,白银三万两,特赐天子仪仗荣归故里。”
古往今来权倾朝野的能臣比比皆是,像曹操那样能够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仅此一人,但也只能享用九锡之仪,不敢僭越天子仪仗。沈有容一生为国为民,老来宏图大展也算是青史留名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